本帖最后由 淮河风 于 2011-12-14 17:24 编辑
相关链接——罗山皮影戏的由来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提影戏”、“挑皮影”或“影戏”等,是广泛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造型艺术与戏曲艺术相互影响、并行发展的综合性艺术。皮影戏起源很早,学者考证认为,早在周代宫廷里就开始白天演傀儡、夜晚唱皮影的娱乐。这种艺术不断成熟,在全国发展为河南、山西、陕西、唐山四大流派。其中,河南皮影戏以罗山皮影戏为代表。 《罗山县志》记载,罗山皮影源自河北滦州,从明嘉靖年间开始在罗山县繁衍生息,距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罗山皮影的影人是用水牛皮制作,工序复杂,制作精美,影人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影人的颈部、双手用铁丝插上竹竿,可以随意行走、做出各种动作。上世纪80年代以前,当地还有做成小皮影人给孩子做玩具的风俗。可见其在民间的魅力。 罗山人把皮影戏的演出班子叫“一担箱”,班子没有特别取名,而是以领班师傅的名字来区别。每个班子一般由8个人组成,全箱(道具)为120套剪影,一块长6尺、宽3尺的白布做影幕。表演时,师傅用不同的嗓音、唱腔扮演不同的角色,最多时,一个师傅双手要挑七八个影人,演七八个角色。乐手在幕后既伴奏又配音,还要伴唱,伴奏乐器主要是胡琴、唢呐、锣鼓。 罗山皮影用本地方言道白、对话,唱腔特色鲜明,曲调简单而优美。艺人们除吸收河南地方戏曲唱腔外,还大量借鉴、使用信阳的山歌、民歌、灯歌等其他艺术形式。近年来,艺人们更是大胆吸收流行歌曲,有时候,影幕上一身古装的小影人突然来上一句“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让人忍俊不禁。 对传统保持和弘扬,对其他艺术大胆借鉴、创新,也许这正是罗山皮影能历久不衰的原因。此外,罗山县两年三熟的农业特征,非常适合皮影戏。鼎盛时期,罗山县有60多个皮影戏班子,300多名艺人足迹遍及豫南大地、大别山及桐柏山沿线。 一个地方的艺术,也是这个地方的集体性格。在近千年的农业文明生活中,皮影戏高亢、悠长、百转千回的唢呐旋律,对女人而言,仿佛男人剜心的爱情倾诉;对于男人自己,宛如心灵的呐喊。无需明白的文字、唱词,在群山环抱的田野,扯开嗓子,放肆地吼上几句,一个男人的痛苦、希望、期盼、怨恨,通通喷薄而出。那痛快、那酣畅、那柔情,可以让山川为之动容。 2006年,罗山皮影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民间文化遗产抢救项目。2008年,罗山皮影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