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茶山行 于 2011-4-19 15:41 编辑
【背景链接】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团,于1931年10月底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军开始组建。1931年11月7日,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七里坪建立,由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实际领导权由张国焘控制,兵力三万余人,时为中国共产党控制下仅次于中央红军的主要力量。1932年10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经陕南进入四川,于1932年12月挺进川北,创建了包括32个县(市),500多万人口的川陕边革命根据地。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是党缔造的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部队之一,她从黄麻、商南、六霍起义时起,粉碎敌人的多次“会剿”、“围剿”,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一支仅有几十人的游击队发展为八万余人的中国工农红军。坚持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创建了仅次于中央苏区的鄂豫皖、川陕两大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创建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建设红军和革命战争实践中,取得了许多极其宝贵的经验,为党和人民军队培养和造就了大批领导骨干。先后转战于湖北、河南、安徽、湖南、陕西、四川、西康、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市自治区,歼敌三十余万。在长征途中,有力策应了中央一、二方面军团的战略转移,克服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北上,于1936年10月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为巩固和发展陕甘宁根据地,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实现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