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装”是乡城三绝之一。无论是在为我们献上青稞酒和哈达的欢迎仪式上,还是在放纵歌喉、狂欢舞蹈的场面中,都会被乡城女子个性独特,五彩斑斓的服饰所深深吸引。
“疯装”当地称为“热乌”,最初形成于文成公主进藏时期,定型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统治时期,由纳西族妇女穿的齐膝围裙演变而成。它的特点是折皱多,裙摆有内折外折各54个,合起来是108个。用料讲究,一般以氆氇为上品,其次为牛毛编织的毪子,整个连衣裙用料约7米。“疯装”的做工相当精细,整件衣裙由五颜六色的布料镶拼而成,左右胸襟处分别镶有红、黄、绿、黑、金丝绒五块三角形布料,和当地藏房柱上的吉祥幡颜色一致,分别代表福寿、土地、先知、畜牲和财富;双袖肘处镶有一片彩色布料,占整个衣袖的三分之一,袖边嵌一小块寸许宽绿布;裙边镶约1厘米粗的红色羊毛条;背部嵌1.5尺见方被称为“公热”的装饰绿布。“公热”的由来,有一段美丽神奇的传说,传说唐代文成公主进藏,途经乡城巴姆山,细雨霏霏,婢女为给公主挡雨,随手扯下当地的芭蕉叶,披盖在公主的背上,从此,乡城妇女连衣裙背上便披上绿色的“公热”。
乡城疯装最独特的地方是穿法与众不同,其它藏区一般是左襟在里,右襟在外,而乡城疯装恰恰相反,“疯装”的得名也就因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