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source/plugin/mapp_wechat/images/wechat_login.png)
×
梁沱,地处重庆江北老城下(重庆大剧院下),因其有一道数千米的长石梁顺江而立,把一条好端端的长江一分为二,石梁的外侧为长江主航道,供船舶往来行驶;它的内侧形如一个大湖,水流缓慢,故称为梁沱。历史上的梁沱曾是重庆港货物的重要集散地。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起,重庆港务局以梁沱为中心,设立江北港务作业区,修建码头、货场、桥梁、公路等,并建嘉陵江客运索道。水陆交通通畅,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重庆市进出口物资的主要中转站之一。 梁沱是一个天然的港口,地理位置很好,而且沱内水流缓慢,沱内面积大,尤其是枯中水期(秋冬春季)是进出重庆船舶的解驳、编驳组队的最好之地。那时拖轮出渝时间大多是在早上6:30发航,原因是要当天赶到万州宿夜。为了保证按时发航,拖轮到梁沱编驳组队,常是5:00开始。冬季,这个时间天还没亮,而梁沱却是恍如白天,一个个在此编驳组队的拖轮开启的探照灯,把梁沱照得一片通明。船员们在探照灯的照射下,手舞龙蛇(钢丝)将一个个分散的驳船,严严实实地捆绑在一起,组合成一个牢固而完整的船队(一般是一艘拖轮拖三个千吨重的驳船),然后拉响远航的汽笛,扬帆驶出梁沱,顺江而下,把满船的希望运送到遥远的港湾。出渝的拖轮开航后,梁沱便空了出来,下午两三点钟回渝的拖轮开始陆续到梁沱解驳。 随着三峡大坝建成,重庆长江水位提高,拖轮退出长江航运。梁沱曾经的风光渐褪,过去的热闹不再,但它为重庆的航运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早已被载入了史册。 2016年4月19日拍摄于重庆市江北区江北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