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易经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系辞传又说:「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于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这一理论建立至今凡两三千年,仍在为人们描述万象。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 先贤从用兵和较技中认识到一条真理:天下有常胜之道日柔,上善若水,柔可以克刚,避实以击虚,持后而处先。 “天下太极出武当”。“太极”指的是“太极拳”,那么,武当太极拳究竟诞生在哪里呢?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研究馆员李征康近日表示,他经过10余年潜心研究,认为武当太极拳就诞生在武当山脚下的湖北省丹江口市官山镇孤山村的杉沟太极洞、太极观。 今年75岁的李征康,退休前是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文化站站长。他先后在武当山脚下“挖”出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伍家沟民间故事、吕家河民歌、武当神戏。 作为全国知名民俗文化研究专家,李征康认为,北宋武当丹士张三丰的确存在,他就隐居在官山镇孤山村杉沟的山洞里,并创作出太极图与太极拳。在他仙逝后,当地百姓和他的徒弟们,按照其生前形体容貌,用石头雕了神像供奉在太极观中。为了让师父流芳百世,徒弟们又凿了石窟,将张三丰的青年坐像刻在石窟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