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39|回复: 122

徽州古城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觅古揽胜系列片之一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5 20: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徽州古城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觅古揽胜系列片之一








           徽州古城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徽城镇中心,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国家5A级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组成部分。内有许国石坊、许国相府、南谯楼、阳和门、徽州府衙、徽园以及斗山街等府城街巷,还有江南都江堰渔梁古坝,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渔梁街等,是展示和体现徽州文化的重要实物建筑,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汉族文化特色。歙县徽州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
   古城历史,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今歙县,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明清时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
   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1987年,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今黄山市下属的徽州区长期来一直为歙县地治,于1988年1月划歙县7个乡镇成立。歙县徽城镇古为徽州府城。徽州“一府六县”格局始于唐大历五年(770年)。
   自从晋太康元年(280后年)新安郡辖黟、歙、海宁、黎阳、遂安、始新六县以后,历有变动。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黎阳县并入海宁县,新安郡辖歙、黟、海宁、遂安和始新五县。梁普通三年(522年),划吴郡寿昌县归新安郡。梁承圣二年(553年),分海宁、黟、歙三县各一部分置黎阳县,四县划出新安郡置新宁郡,治所海阳。陈天嘉三年(562年)新宁郡并入新宁郡,辖歙、黟、海宁(黎阳县并入),始新、遂安、寿昌六县。隋开皇九年(589年),罢新安郡,废黟、歙二县入海宁县,划归婺州管辖。开皇十一年复黟、歙二县,置歙州,州治黟。开皇十八年,改海宁县为休宁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歙州为新安郡,领休宁、黟、歙三县,郡治休宁县万安山。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新安郡为歙州,州治歙县。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划休宁县西乡和乐平县怀金乡建婺源县,属歙州。永泰二年(766年),划歙、休宁二县地设归德县,划黟县赤山镇和饶州浮梁县一部分设祁门县,划歙县华阳镇设绩溪县,均属歙州。大历五年(770年),废归德县,地复归歙、休宁二县,州领黟、歙、祁门、休宁、婺源、绩溪六县。形成徽州一府六县格局。
   徽州婚嫁:旧时,徽州婚嫁严格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有九道程序: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说媒者一般为年长女性,称"媒婆"。行聘俗称"送担",女方接礼后当天回礼,婚事即定。定亲后,由男方选定结緍日期通知女方,称"请期"。请期后搬行嫁。迎亲当天,由姑妈或舅妈用两根丝线把新娘额头的汗毛绞去,谓之"开脸",亦称"拉面"。接着便是迎亲、拜堂、闹洞房。婚后第三天,新郞陪同新娘回拜父母,谓之"回门"。此为"明媒正娶"。另有童婚、纳妾、抢亲、入赘、冲喜、灵前婚等特殊婚姻形式。20世纪50年代后,父母包办婚姻逐渐被自由恋爱代替,婚事简办。80年代后,有采取旅游结緍和集体婚礼形式的。
    徽州人杰地灵,不仅以神奇美妙的自然景观名播中外,更以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著称于世。东汉、西晋、唐末、北宋时,有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而徽州文化则是对中原文化的最杰出的包容整合。它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徽州所出的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如秋空繁星,不可胜数。国内外学者对徽州问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80年代后,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徽学“(或“徽州学”)概念广为传播,国内及美、日、朝、新加坡等国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或机构。90年代后,徽州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徽学”被誉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
   徽州向号“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境内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沏,溪水回环,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多少文人墨客对她产生了念慕之情,有的游客甚至“爱其山水清沏,遂久居。
   徽园,集牌坊、古民居、祠堂“徽州”三绝”之大成,徽园气势宏大,古朴典雅,架构俱佳;粉墙黛瓦,鳞次错落,抑扬顿挫,犹云行水流,清扬悠远,极富韵律;其雕刻之精美,上承古徽文化神韵,下创徽派建筑雕刻之精华,叹为观止。融砖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之精髓。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明万历十二年( 1584)建,坊石质为砾凝灰岩(茶园青石,又称黟县青),八柱,口字形平面,南北长11.56米。南、北二面依二柱三楼式,东、西二面依四柱三楼冲天柱式,结构稳固,造型丰满。石坊施以仿木构建筑彩绘的雕饰,图案典雅,刀法娴熟。许国石坊是徽州石牌坊中最杰出的代表,综合体现了石坊建造技艺的最高水平,其四柱三楼冲天式石坊形制,垂明清数百年,在石坊建筑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全国独一无二。许国( 1527——1596),字维祯,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万历十一年(1583),许国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万历十二年,因云南平叛决策有功,晋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赐建牌坊。卒赠太保,谥文穆。
    徽州府衙,  宋绍熙年间(1191-1194),州衙毁于大火,随后重建。明初,卫国公邓愈改为行枢密院,洪武三年(1370年)复为府治。之后,正统、崇祯曾两次大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最近的一次大修约在道光末年,至今仍保存着二堂。2009年,按照明弘治年的建筑规制,采用“原工艺、原材料、原规制”的模式在原地址对徽州府衙进行了修复。徽州府衙总占地面积2.4公顷,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南谯楼、仪门、公堂、二堂、知府廨组群,整体建筑气势雄伟,规模庞大,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精髓。
    徽商大宅院(西园),是将散落在全县范围内濒临坍塌的26座明末、清代及民国时期具有徽派特色的建筑进行拆迁和修缮,按照“复原”的原则,整体搬进了西园。大宅院内的古徽州“三雕”(石雕、木雕、砖雕)多达14000多处,其中有不少是近20年来从民间征集、收购来的散件。
    斗山街,因形似北斗星状而得名,建于明清时期,街长 300多米,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并浓缩了徽派建筑的主要特色,以许、汪、杨、王四大家宅为主要代表,气势恢宏,造型古朴,雕饰精致,自成一格,是古徽商的群居地。
    歙县街巷,  内有斗山街、大北街、打箍井街、中山巷等古街巷。斗山街为徽商集中居住地,以许、汪、杨、王四宅为代表,浓缩了徽派民居建筑风格,街面铺设青石板,街巷幽深。街首处“旌表江莱甫妻叶氏贞节之门”木牌坊,为明太祖朱元璋感恩赐建。大北街为府城商业区,店面琳琅,浓郁古风仍存。该街朱家巷口有“豸绣重光”坊,蕴含明末朝廷斗争故实。打箍井街以打箍井得名,井圈凿箍,为罕见。井边方士载宅为明大学士许国府邸部分遗构,现辟为许国生平展览馆。中山巷为阶梯型古巷,基本保持清末风貌,巷内有两柱世科石坊和皖南事变后叶挺将军囚禁处。




     遍游神州   摄影   2015年9月25日   于成都东晶苑巴蜀揽胜楼书屋



一一广交天下旅朋艺友,遍游神州壮美河山,讴歌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前进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历经拼搏获得的荣誉和硕果是珍贵的,而人格魅力却是永恒的。 牛年是我的本命年,我属“火牛”。我愿将我的毕生精力投入到艺术生命中去,直到生命的终止。一一 遍游神州  人生格言三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5 20: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DSCF0169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5 20: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古城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觅古揽胜系列片之一 DSCF0170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5 20: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古城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觅古揽胜系列片之一 DSCF0166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5 20: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古城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觅古揽胜系列片之一 DSCF0167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5 20: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古城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觅古揽胜系列片之一 DSCF0168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5 20: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古城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觅古揽胜系列片之一 DSCF0171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5 20: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古城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觅古揽胜系列片之一 DSCF0173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5 20: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古城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觅古揽胜系列片之一 DSCF0175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5 20: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古城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觅古揽胜系列片之一 DSCF0172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5-8-26 10:25 , Processed in 0.34326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