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76|回复: 11

茶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2 17: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7D6A7310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2 17: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7D6A7300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2 17: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7D6A7292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2 17: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7D6A7322_副本.jpg

点评

茶艺师演艺不很熟练  发表于 2015-5-18 21: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2 17: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道(拼音:chá dào 英语:tea ceremony)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 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取经,交流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2 17: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茶文化 看精美表演 分享支持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3 18: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建民 发表于 2015-4-22 17:32
茶道(拼音:chá dào 英语:tea ceremony)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 ...

谢谢版主老师对帖子作了精辟的文字解说。使之能够进一步深刻理解其涵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3 18: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建民 发表于 2015-4-22 17:34
欣赏茶文化 看精美表演 分享支持 学习

再次深表谢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4 09: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精彩佳作 支持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4 18: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动作优雅,抓拍精彩,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5-2-23 13:42 , Processed in 0.195998 second(s), 4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