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54|回复: 53

民俗【孝义碗碗腔】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4 18: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_MG_889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18: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孝义碗碗腔 孝义市位于山西省境内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晋中盆地西南隅。孝义碗碗腔流传在孝义市及周围市县。
孝义碗碗腔有两种声腔:皮腔和碗碗腔。两种声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即纸窗皮影唱皮腔及纱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的渊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形成于北宋时期,一说形成于战国时期。皮腔因主要以唢呐为伴奏乐器,故亦称“吹腔”。有专家认为孝义吹腔是中国戏曲古老的声腔之一。

皮腔唱腔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四句体,“起承转合”结构,艺人多称为“平板(慢板)”,加锣鼓点称为“流水”;另一种是可以多次反复的上下句唱腔,艺人称为“垛板”。伴奏分武场和文场。碗碗腔因有一碗状铜铃参与伴奏得名,属特殊的板腔体结构,不能以常规的板眼来规范节拍。碗碗腔唱腔的特点是真假声混用,多用“虚词假声腔”。假声唱法分两种:一种是“二音子”;另一种是“尖音子”,“尖音子”是在“二音子”基础之上再翻高形成。

碗碗腔的优秀剧目,如《柳树坪》、《三上桃峰》、《风流父子》、《风流姐妹》、《风流婆媳》、《酸枣坡》等,为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激励民族斗志起到了重要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18: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_MG_889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18: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_MG_891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18: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_MG_887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18: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_MG_890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18: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_MG_89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19: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_MG_893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19: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_MG_887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19: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_MG_892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5-2-23 06:09 , Processed in 0.155217 second(s), 4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