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竹君》 于 2015-7-23 18:14 编辑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roaming/360se6/USERDA~1/Temp/211436~1.JP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roaming/360se6/USERDA~1/Temp/211436~1.JPG把握好荷花的拍摄时机荷花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分布。从季节上来说,拍摄荷花以荷花盛开的六、七、八月为最佳季节,但不同的地域也可能略有前后,荷花的花期在所有花卉中算是比较长的。从一天之内来说,则以清晨和上午为好,因为到了下午花朵就开始逐渐闭合,失去湿润与光泽,不能表现富有生气的荷姿,傍晚便已完全收缩,这时就难以拍摄到理想的荷花了。 拍摄荷花首先要了解荷花的基本特性。荷花与梅花、菊花、牡丹不同,不是在花开时节万紫千红一片,而是一朵一朵地陆续开放。荷花为了保证繁衍后代的需要,为保证授粉成功,一般都要开放好几天。第一天早上开花,到接近中午时花瓣会逐渐收拢,仍然变成花苞。第二天早上原来收拢的花苞会继续开放,这时开放的荷花色泽最为艳丽。到了第三天,花的颜色渐渐变淡,第四天花便边开边落了。所以,在早上可看到荷塘中最为美丽多姿的场景:初次绽放的花蕾受雨露滋润,像少女一样含苞欲放,微微张开花瓣,而前一天已开放过的荷花则像成熟的少妇,急不可耐地舒瓣扬蕊,将自己的美发挥到极致。
根据我的体会,一天之内拍摄荷花最理想的黄金时间段应数清晨日出之后至上午8点前。早晨的荷花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烁着无穷的色彩意蕴,显得格外朝气蓬勃,富有生命力,无论是花的形态还是色泽都非常优美柔雅。另外,早晨的阳光位置较低,光线柔和,冷暖对比十分和谐,方向性和透视感强,物象受光面呈金黄色,景物层次丰富,适合细腻地表现荷花。如采用低角度并用逆光或侧光的光影来表现,最能呈现出立体感。尤其是在要求同时表现叶上晶莹的露珠效果时,此时是最佳的时机。超过8点以后,荷花在烈日下虽仍能怒放,但这时的太阳光不但位置偏高,光度也太强,采光较为不易,稍一不慎即流于平光,予人强硬而平坦的画面感受,拍摄的片子会因为光线过强而大为失色。如果对相机掌控不好的话,还容易使花瓣造成过曝现象。雨后初晴的第二天早上,空气格外清新,荷花更显洁净艳红,晶莹的水珠闪亮欲滴,异常动人,这时更是拍荷的好时机。 当然,拍摄荷花能选择晴朗的天气是最理想的,但是天气有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出门还是好天气,转眼就变了,甚至还下起了雨,这时如继续拍片,那只能追求与晴天不同的效果了,有时雨中的荷花可能更容易使人心生爱怜,这就另当别论了。 注重荷花摄影对光的运用
拍摄荷花,无论是写实还是写意的表现,都必须重视立体感、质感、空间感等画面效果。初学荷花摄影者一旦来到荷池,往往只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荷花的娇艳上,觉得每一朵花都非常美,因此只顾拼命地按快门,而忽略了光线的运用。
光是摄影的灵魂。拍摄荷花对光的运有有技巧吗?有,而且非常重要。顺光拍摄可以保证用较小的光圈来获得清晰度,但对主体与背景的分离不明显,光线平铺直叙,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因此显得单调,我觉得一般不宜采用。而利用清晨的逆光或侧逆光,则能很好地表现荷花的质感和纹理。逆光下的荷花花瓣具有透明感,纹理清晰,能展现出特别的魅力,而且最出彩的荷片往往也是在逆光下诞生的。有时逆光拍摄荷片,在被摄体的边缘往往还会形成神奇的边缘光,这对于丰富色调、活跃气氛和深化主题都会起到明显的作用。但是,逆光拍摄荷花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眩光,而眩光会影响画质而降低作品的质量,这时就要用遮挡或曝光补偿来减轻眩光。如是较为专业的摄影师,还可使用反光板做补光,以消除或减轻荷花上的阴影,提高荷花的明亮度,增加主体与背景的反差,让荷花从背景里“跳出来”,从而使所拍摄的荷花图片更具美感。 常见的几种构图方式:
几乎所有摄影爱好者每年都在拍摄荷花,拍的人多了,片子就很容易雷同。荷片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意境和构图上,意境牵涉到拍摄者的文化素质和美学修养,但在构图方面仍然有些规律可循,尽管表现荷花构图千变万化,但大致有以下几种:
趣味式构图。拍摄时根据素材特点,取拟人或拟物状素材以体现幽默感,让欣赏者产生会心一笑。点缀式构图。大都以荷叶的线条或块面为主,然后在恰当部位点缀荷花或花蕾,通过线条面积或颜色间不同对比给人美的享受。如让荷叶挡住部分花瓣,半遮半露,这样的作品更能引起观众的联想,也更有情趣。对比式构图。有不同的对比手段,如光线对比,利用主体与背景间亮度差异突出主体;色块对比,利用红花绿叶的色差突出视觉效果;空间对比,利用不同大小的面积或不均衡安排信息要素获得;内涵对比,强盛与衰落、滋润与枯萎等。线条或韵律。利用反复出现的重复线条营造韵律节奏,如利用长焦镜头从相对远的摄距拍摄,以营造压缩感等。呼应式构图。利用花朵或者叶片,花蕾与花朵间的关系等,产生一种犹如对话联系般的感觉,常见的有花与叶的呼应,花与蕾的呼应等。对称式构图。如表现倒影就是利用上下对称的画面,相对来说左右对称构图就比较少,因显得呆板且不自然。烘云托月式构图。这是充分利用环境的一种方式,如利用荷塘周围的其它水生植物香蒲、芦苇等参与构图,可得到更具野趣的画面。经典式构图。这是比较传统的参照古人荷花写意图等的构图方式,主要特点是讲究变化均衡的基础上强调多样性,取景时多选择典型形象,构图保守但不失稳健。无论何种构图形式,都要突出主体,做好“减法”,力求背景简洁优美。关于主题的位置安排,应尽量避免置于画面中央,以防构图呆板。突出主体的方法主要有:利用色彩对比,让画面中只有一朵荷花,通过“红花”与“绿叶”的对比,衬托出主体;利用虚实对比,开大光圈,尽可能虚化主体以外的前景和背景;使用微距拍摄功能,将整朵花撑满整个(或大部分)画面,表现花朵细节;利用线条,比如利用荷花枝干本身特别的弧线,配合简单的画面,达到抓住人眼球的目的。
与此同时,构图要注意不要太满,避免让人产生空间的压迫感,尤其是要考虑数码图片的后期裁剪,预先留有一定的空间。画面中如有天空的介入,则天空的部分以不超过三分之一的面积为佳。对于横幅或竖幅的选择,应该视主体的形态和陪衬客体的情况而定,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注意画面构成间的几个关系:
拍摄荷花的表现手法很多,除考虑构图本身外,还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因为除了拍摄大特写,这些关系几乎出现于每个画面中,只有灵活地运用和处理其间的关系,才能在构图时得心应手,随心所欲。
叶片和花朵间的关系 重点考虑是以为叶片为主还是以花朵为主,因为叶片影调偏深,花朵的影调偏浅,在测光曝光时要以主体为主,避免偏差。花朵与花朵(蕾)间的关系 主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呼应线条走向,花瓣的幅射线条朝向等,线条与线条之间、花朵与花朵以及与叶片间的联系要自然,线条朝向等要防止交叉对立。虚与实的关系 由于多数照片采用长焦拍摄,为了突出主体还常常采用大光圈,因此在画面中经常会出现虚实关系。虚化关系表现为前景虚或后景虚,相对来说采用后景虚化的形式便于突出主体。在采用前景虚化手段时要注意控制前景的色彩影调和大小比例,防止喧宾夺主。注意长宽画幅的关系 现在有不少数码相机因为CCD面积小的原因,采取3∶4画幅的构图,这样的画幅显得相对平淡。有兴趣标新立异者,在构图取景时可根据需要选择超长超宽画幅,因此在拍摄时就要预先为后期剪裁留下一定的空间,便于后期剪裁成长条幅画面,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603っ っ 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