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天地男儿 于 2014-1-26 09:13 编辑
过去,人们取暖用工具主要有“火盆”和“烘篓”。 沿长江、汉江一带,有人烧干牛屎、枯树蔸生火塘,用“火盆”取暖的,俗称“向火”;而“烘篓”,对于我们这一带农村来讲,应该不会太陌生,它是村民用于冬季取暖的原始、经济、适用工具,一般用竹篾编制而成,外形略似不规则的“葫芦”,把土陶(或瓷、铁、铝、铜)钵、盆非常巧妙地维系其中,上部有一个提手的。冬天,在钵(盆)中盛入钢炭、栗(青杠)木等炭火,上面覆盖上草木灰,提在手中或抱在怀里就可以取暖了。有的干脆平放地上,然后把脚伸在“烘篓”上面,就能有效解决足部取暖问题。数九寒天,在无先进取暖设备的过去或边远山区,搂着“烘篓”是一件非常温馨和快意的事。儿时,冬天去窜门或走亲戚,见面礼不会是糖果或热汤面,而是温暖如春的“烘篓”。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取暖工具层出不穷,“烘篓”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前几天到联系乡合作开展“联村帮户”活动,再次有幸得见,让我倍感亲切和温暖。 如果人人都能像“烘篓”一样,那么,我们的冬天必将变得像春天般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