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四牛影像

热烈祝贺2013年山西站年会圆满成功纪实拍[雁门关全景采一组请老师影友们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7 15: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照片 18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7 15: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偏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辖边墙四道,总长数百公里,至今仍有三十公里保存较好,全部包砖,高耸河岸,甚为壮观。“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关的赞誉。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是赵武灵王破林胡的战场,唐朝名将尉迟敬德在关东建九龙寺,宋代杨延昭威镇三关。现存关城为明洪武二十三年始建,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nEO_IMG_照片 18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7 15: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偏关东南一公里,有凌霄塔,系明代建筑,为砖石结构八角形楼阁式空心雁塔,塔高35米,外观形似文笔,故名“文笔凌霄”塔,为偏关一景。 nEO_IMG_照片 18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7 15: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杨家将说传》(即《金枪传》)载:潘洪专权卖国,在朝倚仗国丈之尊,专与忠良作对。杨继业父子八人,为当时柱石良将。潘洪因杨延嗣在擂台与其子潘豹比武,将潘豹打死,于是结下深仇。阴嗾贺朝进朋比为奸,多方设计陷害。暗与萧邦通款,密召萧番寇边南犯。己在金殿甘言哄帝,乞得招讨之职,故意辟荐杨氏父子为先锋,直隶己麾下,盖即暗执陷害杨氏父子之权于掌中也。既出师,故令杨继业父子,以寡师出敌众寇。任其受困两狼,卒至粮尽援绝而殁。杨氏一门,除杨延德、杨延昭外,死者死,亡者亡,丧害殆尽,皆潘一人之力也!后为六郎进京,在宋真宗前哭告御状,真宗大怒,乃命呼必显,赍旨往雁门关拿解来京。此剧即呼必显先用计借阅兵事,赚得帅印在手,并遣去其爪牙贺某,然后开旨擒潘洪,霎时打入囚车。盖取迅雷不及掩耳之法,以出其不意,非如是则恐其拔扈不测,事正有所难料也。 nEO_IMG_照片 18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7 15: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脚之下,数百座汉墓封土堆状若丘陵一般,高者15米左右,低者约有4米,透透迄迄,散落在旷野荒郊之上。在这些汉墓中,埋葬着无数个汉朝守卫雁门关将士之忠骨,行人路过此地,无不肃然起敬凭吊英魂。走出广武城,沿着同大公路顺沟前往,便进入一条狭谷,人称雁门古险道,两侧峰峦叠蟑,怪石凌空险恶,翻过一道陡峭山梁,雁门关即跃人眼帘。 nEO_IMG_照片 18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7 15: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雁门关东临隆岭、雁门山,西靠隆山,两山对峙,形如闹门,每年大雁往飞其间,故称雁门。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在此置有雁门郡,唐朝置关,名曰西烃关,也名雁门关。;日址在雁门关西侧的雁门山上。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吉安侯陆亭将关城移在此处,重新筑关。雁门关之关城,周长二里,墙高一丈八尺,石条座底:上砌城砖,门三座。东门之上筑有楼台,名曰雁楼,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天险”。
  西门之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地利”。北门未建楼顶,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嵌镶砖刻对联一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关城之北筑有营房、东侧建置靖边寺,内有一对石狮、一竖石旗杆和一面石碑,碑文记述赵国名将李牧率兵屡胜匈奴的丰功伟绩。东南:方向设有练兵校场。 nEO_IMG_照片 19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7 15: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头关为内长城之“外三关”,这里峰峦叠蟑、山崖陡峭,关墙雉谍密集,烽猴遥相呼应,东西两面将老营口坷申池口、阳方口、东隆口、西烃口、匕楼口。大石口、石口、马兰口、茹越口、胡峪口等十八隘口连为一体,地势十分险要,为千古兵家征战之地。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李牧常驻雁门,凭借关城之险,慎重防守,击败匈奴十万人马;汉朝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曾经率兵和匈奴在此廖战,大获全胜,威震塞外;隋扬帝杨广曾经率兵在此与突厥作战;唐将薛仁贵曾经在此追赶突厥兵马捷报频传;北宋杨业也曾几出雁门大破辽兵,使其闻风丧胆,博得“杨无敌”称号。英雄业绩,不胜枚举;生动故事,广为人知。 nEO_IMG_照片 19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7 15: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雁门关关城踞于雁门山雁门之口,距山西省代县西北的20公里。城周长1公里余,墙高2丈(约合今4米余)。
  石座砖身,形势雄固。有关门三座,即东门、西门和西门外的一座南北向小北门。北门门额石匾刻“雁门关”三个大字,其两侧镶嵌砖镌联语:“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现仅残存部分关城及三座关门。
  雁门关是“外三关”中最大的一关。附近峰峦错耸,峭壑阴森,中有路,盘旋幽曲,穿关城而过,异常险要。古时防备十分严密。关下的雁门山北麓,还建有新旧广武二城,为山外防御据点。旧城建于辽金时,东西长约300米,南北长约5O0米,有三座城门。现存城墙尚完好。新城与关城同时建,紧贴雁门关北口,依山修建,周长1.5公里,一半坐落在半山坡,一半修在山前洪积扇上。北门外又筑有北关,此外,关外还筑大石墙三道,小石墙二十五道,隘口十八个,以增强防御力量。明代内长城横于关北,彼此钩连,形成严固的防御体系。今明长城仅存遗迹。 nEO_IMG_照片 19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7 15: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雁门关
  雁门关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古时塞外北方民族入侵内部的渠道,所以,自古为边防戍守要地。雁门山是山西吕梁山脉北支云中山向晋东北延伸的部分,东与恒山相接,略呈东西走向横亘于晋北大同盆地与晋中忻代盆地之间,海拔15O0米以上,构成南北之巨防。而它又是断块山,峭拔险峻,难以攀越,这更增强了山北山南的隔离性,以致山北地区在历史上长期为汉族统治势力所不及,而为北方诸民族所占据。雁门关北通晋北重镇大同,远至蒙古高原,南通晋中重镇太原,可转达古代政治中心区中原和关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nEO_IMG_照片 19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7 15: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url=]最佳旅游时间[/url]编辑本段
       正月十三至十六,代县会有闹花灯,可看到高桥、花灯、舞狮、滑旱船、扭秧歌等的游行和表演。
  代县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 nEO_IMG_照片 19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5-2-2 12:49 , Processed in 0.138836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