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08|回复: 44

我的石窟考察之旅--泾河川百里石窟长廊南石窟寺石窟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4 10: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南石窟寺僧房窟禅窟仓库窟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泾川温泉以北, 西至温泉开发区上蒋家沟村凤凰沟,东至丈八寺石窟寺,东西距离约20里,大小石窟龛196个, 精华洞窟有以7米高的7身立佛造像为主体的001号7佛大窟,004号“华严三圣”窟,141号、210号中心园柱“支提”窟。南石窟窟群面积达上千平米,可住僧众上千人,是泾川佛教圣地佛事规模的又一佐证。南石窟僧房窟、禅窟、仓库窟,是长廊建造最精良、单位面积最大、规模最大、最规则、最集中的窟群。

YKHM8UCA5O39ZRCA6RDWI3CAS1FY3TCAQVI429CAT6N2ANCAQJNGKCCAHF6W2VCASQ8ATFCAEJBYTJCA.jpg

2LU3LGCAT0S85WCA6E4DXPCA4W36J4CANBZBDZCAYKCJX0CAL1KYPVCA9SVMF0CAT0582CCABJ42G0C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4 10: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石窟一号洞窟,是百里石窟长廊中三个大型豪华洞窟之一,现藏于王母宫石窟寺“泾州珍藏三碑室”内的《南石窟寺之碑》记载:该窟建造于“大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岁在庚寅四月,壬寅朔十四乙卯,使持节都督,泾州诸军事平西将军,华、泾州刺史安武县开国男溪康生造”。此碑铭文中还有“静宇禅区……1的记载,此铭文虽然残缺不全,下文不得而知,但是“静宇禅区已经透露出,此处原来就是一个禅宗之区域,说明南石窟寺1号,是建造在原来就是禅宗的一个聚居区域之中,这由南石窟1号东西遗存的原有石窟痕迹所证实。

BD7Q6YCAJ4SBB1CAPTZC53CAN8591WCAE1EOLSCAAFOW36CAEHB86DCA1100FHCA4DGUMQCA02RBZAC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4 10: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1826_conew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4 10: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壁的两尊弥勒(交脚)菩萨头戴宝冠,身着袈裟,面庞丰满,仪态端详。右手上扬,左手置于膝头,作说法状。这种装束和姿势,体现了他们虽为菩萨,但又是佛的继承人的这一特殊身份。

HT9NWZCAQ0DAQ5CABUAMEXCAC1YIYMCAFWXLEICAAVOPGHCA0TVNUJCAEYIN10CA10A01SCAF0E1GCC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4 10: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窟顶及壁满布浮雕,有树木、山峦、飞鸟、屋舍、宝塔、飞天及佛教故事。正披(北披)浮雕包括了佛降生到涅槃的较为完整的故事,可惜现首尾部分残缺。前披(南披)刻有舍身饲虎故事,因风化严重,现仅余三骑,疑是三王子出游情节。整个雕刻刀法纯熟精到,以简练概括的手法,生动流畅的线条,准确地表现了每个造像的神态和内心世界,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

GOETLKCA4GK409CA7WLH8UCAR8VM7XCA5KWE5QCA0AHHGLCAM29JWWCAFK9Z5QCAEEQPEQCANER19ICA.jpg

X5VT7PCA1LASLJCACGGM9ECA9TTT8DCAVH0V5PCAUWWD08CA3T22I8CAFYEWC6CAMX1G6UCAINLT1GC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4 10: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万里先生曾于1923年陪同美国人兰登·华尔纳、溥爱伦、翟荫等,前往敦煌途中,到南石窟考察时做了一件不大光彩的事,陈氏携走了南石窟寺碑头石雕,现存北京大学考古系文物室。华尔纳因想亲眼看一看中国北魏造像石胎,不顾一切的剥掉造像彩绘泥表,欲锯掉菩萨头像,没料到引起当地民众的不满,民众要把华尔纳扣为人质,后来在县城住所,由陈氏调停下,由华尔纳补赏了60块大洋作为维修费用。赔了损失,华尔纳才得以离泾。区区小事一庄,不足为奇,但却反映了民众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之高和可贵的民族气节,实为令今人大力提倡和仿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4 10: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4号洞窟与23号洞窟大小相当,是一个纵深4.5米,高2.93米,宽2.9米的平顶四方形小洞窟,位于1号大洞窟西侧8米处,窟地坪比1号大洞窟高出2.3米,4号窟,今名罗汉洞,内存有18尊罗汉像。1925年,在对南石窟调查时,北京大学陈万里教授用考古方法清理出数尊塑像,确认为唐代所塑,此窟亦为唐代所开。因当时窟中塑像损坏比较严重,后进行了重新修饰,使其成为如今所见之样。
DSC_1829_conew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4 10: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窟内正面1.06米高的石坛上雕塑着三尊1米高的菩萨像,其中两边的菩萨像半跏趺坐于莲台上,西边菩萨莲台座由一卧势的白象驮着,东边菩萨莲台座由一卧势的狮子驮着,唯中间的一尊塑像坐于一金毛吼驮着的圆形坛上,左腿垂于坛座前方,赤足蹬于一枝莲籽上,右腿上提,赤足蹬于坛座上,右手搭于右膝上,左臂垂直,手掌撑于坛座边沿,一副极其浪漫的形神姿态,头戴宝冠,上身内着僧祇支,双肩披巾垂于脚,腰围短裙,下着长裙垂于脚,前胸裸露,单就此尊塑像造形坐姿来看,与敦煌的一幅水月观音图中的观音坐于平整的岩石上大体相仿。就其与两边坐骑为白象和狮子的菩萨来看,应是佛教造像中的“三大士”,即以西边起依次为普贤菩萨,梵名为“三曼多叭陀罗”,即普遍贤善的意思。是佛教中常见的一尊菩萨。他和文殊菩萨一起,作为释迦牟尼佛的胁侍菩萨,前者象征真理,后者象征智慧。

CTLIVUCARSIQWRCAACIENNCAHW30SXCA3XY1N4CAZJVV77CA6OG9TFCAN9DE6JCASWQUMYCA72VT0NC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4 10: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K3AOPJCAUTJPXMCAVVYO94CAFJ9W88CAB911UHCAQW7AVICAJMZ1FHCANKKBNXCADFCKGSCA2YVNP3C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4 10: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MEP17YCAN229SMCA5T3WV3CACX1J9NCAO6V65LCAT70MR7CAP7KCUECARRZ2YZCAOUQB1CCA3G7Y40C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5-8-27 02:57 , Processed in 0.31471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