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今平凉市泾川县城西侧有名的王母宫石窟开始,东至泾明乡太山寺石窟,沿着泾川县境内泾河两岸绵延的直线距离不足百里的山体,仅能看到的就达五百多个佛教石窟,如果把那些掩埋在泥沙之下和那些隐藏在深沟之中而今为发现的石窟算在其中,石窟可能要接近600个左右,这远远超过了敦煌的石窟,现泾川县,古称安定、泾州,是今甘肃东大门,也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东越陇山进入京都的关陇咽喉。而泾川百里石窟长廊中的禅窟、生活窟,据目前的发现来看,其规模居全国之首。据当地学者张怀群、杜玉明等考察研究的诸多资料显示,如果把石窟依山脉自然走势无规则分布的实际地段和延伸至南北深沟内石窟所及的里程相加,则超过百里。因此学界称此为泾川百里石窟长廊。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无像无画的窟比有像有画的窟开凿时间早。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并不造佛像,僧众们以菩提树、脚印、莲花、佛塔为偶像,认为佛是神圣和超人的,人造做佛像是对佛的不敬和亵渎。佛在心中,僧众凿一个可供自己打坐的小窟,面壁修禅即可。泾川现在发现的400多个石窟,即为无佛像的禅窟、生活窟等,分布在百里之间。由此推想,中国首批石窟无疑有泾川石窟,泾川也是佛教传入中国最早之地之一。最早的“支提窟”和有高超石窟艺术的南石窟也非孤立存在,而是连绵不断依泾河而居的一个整体。
1923年,美国哈佛大学派出的所谓来华考察团,由当时北京大学考古研究员陈万里陪同前往敦煌,途经泾川时,在“考察”罗汉洞、南石窟、王母宫等重点石窟时,几乎都剥掉造像泥表,在剥除南石窟造像泥表,欲锯下头像时,被当地村民发现,美国人不得不赔偿60块大洋而溜之大吉,但他们并没有一走了之,他们顺手牵羊,带走了王母宫石窟一件精美石刻。陈万里把“南石窟寺之碑”帽浮雕携到了北大。美国人还是不甘心对泾川佛教石窟艺术的仓促“考察”,1925年,他们二次踏进泾川这块神圣的净土,盗去王母宫石窟隋、唐时期补造的石佛头像7件,现存美国哈佛大学弗格艺术博物馆。
美国人之所以两次“考察”古泾州佛教石窟艺术,是因为他们无意中发现了这一处值得研究的佛教中心地。当年霍勒斯H.F杰恩就曾在《泾河流域的佛教石窟》中指出:“罗汉洞在当时曾是一处很有名气的佛教活动中心。即使现在,尽管沿这条公路,从泾川到罗汉洞需要几个小时,但僧侣接踵而来的盛况和悬崖下面建造的若干居室都暗示出,它仍然是邻近地区的重要礼拜场所。石窟开凿在崖壁正面,大小洞窟错落其间……在风格上与云冈最早开凿洞窟内的造像是相似的……这是一处值得深入研究的遗迹。”罗汉洞在清乾隆年间,其规模宏大程度,是今人难以想像的,当时的诗人李植元写有一首七言律诗描述到:“佛阁高浮碧水涯,氛浓团殿散晴霞,登峰放眼藤萝洞,千顷琉璃十丈花。”罗汉洞以200余窟龛规模成为长廊中最大的石窟群,主窟内现残存宋代泥塑彩绘高浮雕艺术,在敦煌、龙门、云冈等著名石窟中难以找到。遗憾的是它至今得不到应有保护,以致近期还有人破坏。 该石窟群的开凿不仅早于敦煌,而且其规模宏大,令人难以想象。我从网上获悉这一情况后,在五月十九日便兴致勃勃驱车泾河两岸,考察了以王母宫石窟群、南石窟群、丈八寺石窟群、千佛寺石窟群、罗汉洞石窟群和太山寺石窟群为主的这一胜迹,其中王母宫石窟、南石窟、罗汉洞石窟规模宏伟,造像众多,佛像、菩萨、供养人、飞天等塑像栩栩如生,且大多数保存较为完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因此了解了一壁辉煌的文化遗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