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77|回复: 34

隋唐帝王避暑行宫----仁寿宫、九成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 10: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笑-傲-江-湖 于 2013-5-1 10:53 编辑

   九成宫遗址位于陕西麟游县新城区,原为隋代仁寿宫,建于开皇十三年(593),由右仆射杨素监督,著名建筑学家宇文恺为检校将作大匠,承担设计和督促,开皇十五年三月建成。隋文帝六次到此避暑。唐贞观五年(631)唐太宗加以修缮和扩建,改名为九成宫。以后,大宗曾五次到此,每次住半年左右。高宗时,改名为万年宫,后又复名九成宫。“九成”者,谓“九重”或“九层”之意,言其高大。武则天以后,九成宫逐渐荒芜,唐末毁于洪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 10: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笑-傲-江-湖 于 2013-5-1 10:53 编辑

    九成宫内置禁苑、武库及宫寺,周垣1800步,范围包括今东北沟、梳妆台、水漫岭、天台寺到西北沟。东、西两沟之间有天台山,山上原有九龙殿,亦即排云殿,有柱础、石块、残砖、瓦及两尊土阙的遗迹。九龙殿东西两面的山崖壁上可见当日建筑的夯土层、石柱础等痕迹。殿下平地,有一18平方米 的夯筑土台,名梳妆台。西面有唐代福昌院,又名天山寺。寺北山坡上有贞观六年所立的由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的“九成宫礼泉铭”碑和唐高宗撰文的“万年宫铭并序”碑。
    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唐秘书监名臣魏征撰文并序,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欧阳询篆额并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碑,碑为帝王歌功颂德而立,是我国现存最珍贵的石碑之一,被列为全国第一批书法艺术名碑,在书法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也是唐代以后历代书法爱好者的临摹楷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 10: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高宗李治于永徽五年(公元654年)亲笔书写的《万年宫铭并序碑碑侧有唐高宗会见三品以上文武大臣及学士时命他们自书的姓名,碑上文字冼练,书法婉润,在书法艺术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是很珍贵的碑石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 10: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成宫醴泉铭》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代表作,被誉为楷书之宗。碑文的作者是唐代著名宰相魏征,文中记载了唐太宗在九成宫寻找水源的故事。贞观六年,唐太宗到九成宫避暑。因宫中缺水,太宗亲自寻找水源。一天,太宗散步到城西背前处,看到那里的土壤有些湿润,他用手杖疏通了一下,随即一股清澈甘甜的泉水就涌出地面。于是起名醴泉,周围修起石栏,开凿石渠将水引人宫内。九成宫醴泉铭》描绘九成宫:“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阁,高阁建周,长廊四起,栋字胶葛,台榭参差,仰观则落遗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壁交映,金碧相辉,照耀云霞,蔽亏日月。”唐代名画家李思训曾作《唐九成宫纨扇图,生动形象地直接描绘了九成宫的景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美景!帅哥!  发表于 2013-5-1 18: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 10: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 10: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好景  发表于 2013-5-1 1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 10: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 10: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高宗李治登基,又将九成宫改名为“万年宫”,他和皇后武则天先后来过8次。除隋唐两代帝王、文武重臣外,一些文人学士也曾涉足九成宫。王勃在这里写有《九成宫表与颂,卢照邻在这里写有《病梨树赋,王维、杜甫、李商隐、吴融等唐代著名诗人均在这里写过咏颂麟游山水的不朽诗篇,医学家孙思邈还在石臼山采过药,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继唐玄宗之后壮丽的九成宫因无人居住和管理而逐渐荒芜,终于在唐代末年毁于洪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 10: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5-8-27 09:28 , Processed in 0.31833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