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57|回复: 32

古宅王家大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8 15: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上帝的笑 于 2013-4-28 16:08 编辑

         古人云:水有源,树有根。追根朔源,世居洪雅城隍街的王姓家族,始祖是为避乱由山西太原迁徒至湖北麻城县的孝感乡王牌坊。明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0年)王氏三兄弟应役入蜀,其后人移居于洪雅城东大石桥,经数十代繁衍,于康熙年间迁入城隍街,建立《三元兴》商号。在城隍街王氏为旺族,历代人才辈出。清道光年间定州州判王治统皆为俊杰,清廉勤政,爱民如子,官声极佳。大书法家何绍基亲谒王家以“敢倚文词凌屈宋,廉无古史比裴颜”的墨宝相赠。
       王氏先人有大兴义举的传统,凡遇灾年就要开仓赈济,办粥厂、施药汤、置棺木、设义冢周济穷人。清末明初又捐办高级小学堂,让新学进入家乡,起到开发民智,移风易俗的作用。王氏先人的高风亮节,对桑梓地无私贡献,至今仍在民间传送。
        据《洪雅县誌》记载:洪雅城隍街王家大院始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一七八0年),洪雅城修建九街五巷时,王氏乘机大兴土木,建成了古朴典雅、极具特色的四合院《天工别院》。建筑进深99米,总面积为999平方米。大院外表无特色,进屋才知道内藏乾坤。在狭长的地面上修建了四个天井的建筑群,空间被充分利用,采光、通风高度协调,设计独具匠心。
        2003年初夏,洪雅县旧城改造,城隍街面临拆迁,城隍街57号王家大院引起专家们关注,他们纷纷呼吁政府保留古代民居。王家后人也不忍祖业变成一堆朽木,他们自己出资数万,请专业古建筑师,将拆下的每一根木料编号登记,堆放在长约两公里的平房内,沉睡了整整3年多。经王家后人多方奔走,直到平乐镇政府知道后,决定将王家大院异地搬迁至平乐复原。
        至此,这一被西南交大古建筑研究所所长季富镇教授,以及阮仪三、冯骥才等学者关心和呼吁保存的古代民居,终于在平乐古镇生根复原。

王家 (0).jpg




点评

漂亮  发表于 2013-5-19 21: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8 16: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家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8 16: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家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8 16: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家 (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8 16: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家 (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8 16: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家 (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8 16: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家 (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8 16: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家 (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8 16: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家 (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8 16: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家 (10).jpg

点评

构图漂亮  发表于 2013-5-19 21:35
好构图  发表于 2013-5-19 11: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5-2-2 18:43 , Processed in 0.139803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