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渡口桥

转帖: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30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6010088591237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0 23: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6011057181518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0 23: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6011643281957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0 23: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6012555311355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0 23: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6013092651812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0 23: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6013535781497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0 23: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9251747197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0 23: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怎么想到要用全家福的形式来表现一个宏大的主题?
  陈海汶:我们曾经到贵州雷山的西江千户苗寨考察。少数民族的文化遗存太丰富,想用一张照片表现一个民族真的很难。我们56个民族,从历史和人文的角度看,每一个民族都应该有一张它相对完整的全家福照片,概念地描述他们幸福的生活,告诉中国也告诉世界。作为一个摄影师,我应该去完成这一过程。因为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全家福是最有意义的。记得我小时候的全家福,我被妈妈抱着,爸爸很精神,哥哥姐姐都还很小。初中时的全家福,孩子们都长大了,哥哥成了军人,但是父亲老了。等我想拍第三张全家福的时候,父亲已经走了。所以我们最后确定,就用照相馆的质朴风格拍全家福,和艺术创作没有关系。把一个民族看成一个家庭,一下子解决了这个难题。我始终把自己的眼光放在20年后,感觉20年以后,这批作品不会落伍。

记者: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每一张照片都有幕布做背景?
  陈海汶:实际上,背景布可以把周围一些杂乱的信息遮挡掉,突出人物和主题。有背景就肯定要灯光,要控制一个调子,就像照相馆的那样。我们在背景的周边总会露一点点当地最有特征的一些建筑样式,告诉人们这就是这个民族最典型的建筑。当然我们也会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看到他们的建筑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个性,我们就会把背景全部遮掩。除此以外,背景布还能起到统一整个照片风格的作用。
  记者:我们看到的56个民族的照片,每张都很生动,现场气氛如何调动?
  陈海汶:对每个民族,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来调动现场气氛。我把它作为一个项目、一个工程来做。服装要求是自己的,在节庆场合穿的,压箱底的那种。每张照片都基本上要拍两个小时,拍完了再每个人分别拍,全身、半身、前后。作为一个摄影工程,我们每次拍完,都要给参与的人做一份档案,姓名、性别、年龄,住在哪个村,干什么工作,再附上其他经历,之后按手印。我们邀请了1125个人,有文化传承人,也有普通的民族代表,他们没有任何怨言,手印一个不少。这是出乎我意料的。
  记者:这是你第一次接触少数民族题材的摄影创作?
  陈海汶:是的。这种样式,说它是民族底片一点也不过分。我们的民族文化在今后的二三十年肯定会有变化。我很着急,想把非遗传承人拍齐,为今后的历史留一份佐证。告诉人们,他们的文化样式以前是这样的。
  很多摄影家都在拍少数民族题材,但是走向国际视野、走到国人面前,又是用影像的形式梳理一遍的还不太多。而在摄影的世界舞台上,我们的民族题材,往往由外来的摄影家用他们的态度、他们的眼光拍摄,当这样的作品呈现在面前时,我们会感觉有点变形:这不是我们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面,也不是我们民族幸福生存的一面。作为中国人,有的时候会觉得丧失了一些尊严。所以当机会来临的时候,肯定要去完成它。有困难、有挑战,写了遗书也要上……拍完以后,我总感觉还想拍。要拍出中华民族灿烂的一面,拍出客观和真实的影像。
  记者: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中有没有什么遗憾?
  陈海汶:我感觉拍得有点晚。文革把少数民族的文化样式冲洗掉太多,当今的经济大潮,又让很多年轻人涌向城市去打工,乡村已经看不到什么中青年,老人孩子居多。在沈阳附近一个锡伯族乡拍摄时,我发现他们既没有典型建筑,也没有保留传统服装和生产生活用具,基本上和汉族一样,最后只好再赶到新疆伊犁去拍摄。
  记者:今后还会涉及少数民族题材吗?
  陈海汶:我想用三五年的时间拍摄少数民族的节庆。如果能把中国的少数民族拍好,我就去拍亚洲的少数民族。以前拍少数民族的观点、观念不一样。这种现象在摄影界比较普遍,大家都是猎奇。而我们更多地要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去解读,片子好坏不要紧,要作为历史的佐证去拍、去记录,最终要有大信息量的照片,准确地告诉观者。我想民族题材的拍摄,有可能我们刚刚起步,也有可能会考虑得不周全,没关系。明年、后年,我们会一本本、一张张再把它完善,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记者 俞灵)
  (本文图片由陈海汶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1 00: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片,做资料收藏,谢谢张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1 11: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4-12-13 02:40 , Processed in 0.123375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