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生物——贵州龙》
贵州龙,一种生活在水中神秘生物,以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珍贵化石吸引了众多科学家和收藏家的目光。它的化石首次在贵州省兴义地区被发现,这一发现不仅为古代传说中的神龙提供了实物证据,更揭示了中华民族龙形象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由于贵州龙化石数量稀少且保存完好,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科学和历史价值,还展现了非凡的艺术和观赏价值,成为收藏家们争相追捧的珍品。
2024年8月27日拍摄于贵州地质博物馆。
贵州龙不是恐龙,顶多是恐龙可以攀得上的“远亲”。
原来在中生代的时候,距离现在大约从2.3亿年到6500万年的那段时间里,在地球上最繁盛的生物就是爬行动物,但爬行动物的类型却是多种多样的,有陆地上耀武扬威的形形色色的恐龙,也有生活在海洋里像“贵州龙”一样的水生爬行动物,还有像翼龙一样的会飞翔的爬行动物,总之,那时候的爬行动物是占据了海、陆、空方方面面。它们属于不同的纲。
三叠纪时,我国南方在此时恰逢是一片汪洋大海,这片海洋向西一直延伸到现在欧洲,其中便生活着种类丰富、数量庞大的海洋生命,记载了这一段古代生命的历史!
海生爬行类作为曾经见证过那个伟大时代的亲历者们,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把身影留在了历史中,但它们的遗迹以化石的形式散落在各地,我们可以据此捡拾一些散落的片段。
贵州从中元古代(18亿-10亿年前)至第四纪(约175万年前)的沉积地层中,都有古生物化石发现。化石几乎涵盖了古生物分类中的主要门类,从低等的菌藻类到高等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均有化石发现。据1995年初步统计,已发现的化石共有20多个门类、200多科、2000多属(包括亚属)、4000多种(包括亚种)。
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中,兴义动物群和贵州龙十分引人注目,
兴义是我国最早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的产地,早在1958年,杨钟健教授首次描述并命名了发现于兴义市绿荫村的鳍龙类肿肋龙科分支——胡氏贵州龙,揭开了我国海生爬行动物研究的序幕。
贵州龙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件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也是原始鳍龙类在亚洲的首次发现,它对于研究早期爬行动物的起源、生物演化、分类、古环境演变等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贵州龙这一震惊世界的发现,也让世人重新认识贵州这片孕育生命、繁衍生命、生生不息的沃土。
本帖最后由 莫天正 于 2024-9-22 13:11 编辑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