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首关”——图云关》
图云关是“贵阳十四关之首”、“黔南首关”。之所以能够得此称号,是因为图云关是黔东出湘桂的咽喉要隘,为古代来黔主政的高官显贵上任,卸职或受封举行迎送或行封赐仪式之地。
明代在图云关上曾修有楼亭馆所,清康熙四十年,又建关帝庙、可憩亭,亭上曾有名联一副: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须要认清岔路;一亭俯览群山,踮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现今图云关不再有关帝庙和可憩亭。仅在图云关石壁上存留的几处石刻,多为清同治年间所刻。
同治年间的“图云六碑”。贵州历史名人赵德昌、周渔璜、陈文政、王燕、杨鸿勋,查慎行等人路过“云图关”时,都留下了赞美的诗篇。
例如赵德昌曰:“十数年来耐苦征,风霜久已历边城”;
周渔璜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杨鸿勋诗云:“一山高耸翠微巅,突兀穿云欲到天。转过危城遥指望,万家城郭起炊烟”……
贵阳市图云关,曾为老贵阳九门四阁十四关之一,位于现今贵阳森林公园北门入口处。
图云关始建于公元1201年(宋宁宗嘉泰元年),原称图宁关,明时因关隘可通新添卫(今贵定)改称“新添关”。清初更名“油榨关”,到道光年间(1821)改“图云关”。
图云关在近代史上也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0月,中国红十会救护总队,由长沙、祁阳迁至贵阳图云关,连同举世闻名的中国医疗卫生中心和军医培训基地等都以它为中心基地。
当时,由波兰、奥地利、美国、捷克等9个国家组成的一支国际援华医疗队也来到了生活艰苦的贵阳市图云关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他们共同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24年9月3日拍摄于贵阳森林公园图云关。
图文并茂,拍摄精美,学习欣赏老师佳作! 好拍摄,图文并茂。欣赏、学习、点赞!! 欣赏,学习,支持 衷心感谢各位老师的热情鼓励!:victory::victory::victory: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