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达人”陈宝友无私传承泥塑技艺
本帖最后由 方脑壳 于 2022-4-3 09:14 编辑小小泥塑趣味童年“泥塑达人”陈宝友无私传承泥塑技艺 沧州市海兴县辛集镇逸夫小学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小学,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这所普通小学却焕发出了别样的风采。 当地赫赫有名的“泥塑达人”陈宝友在县关工委的组织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逸夫小学的热情帮助密切配合下,泥塑青少年教育工作室于2021年9月17日开始筹建,在完成建立组织、落实校舍、添置器材的基础上,招收学员20名。利用周五下午第二节课至放学前的两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泥塑教学。排除疫情停课因素,截止2022年3月底共授课17次,计34课时。泥塑从来没有专用教材,只靠言传身教。为了使同学们很快地掌握泥塑知识,陈宝友就自编教材活页,让吴金亭老师复印之后发给每个同学。有时还把教材内容通过手机微信发到学校的泥塑教学群里,同学们课前、课后可在网上学习。先后印发和微信转发了人体知识、花球的制做工艺、不倒翁的制做方法与步骤等,从而,满足了教学的需要。 同学们初步掌握了泥塑知识,临摩和创作了168不同类型的泥塑作品,民间艺术“泥塑”成为了孩子们课后服务课堂的新宠儿。一坨胶泥,一团棉花,一摔一揉,一搓一捏,一刻一抹,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又锻炼了孩子们做事的专注和细致劲。可谓既陶冶了情操,又锻炼了意志,还活动了身体,毫不夸张的讲——真正做到了“内外兼修也”。一块胶泥,传承传统文化,钻研一生所求;一件泥塑,塑造艺术人生,倾注爱乡之情。一件件活灵活现的泥塑作品彰显着陈宝友的匠心独运,倾注了陈宝友的无数心血,见证了陈宝友对泥塑艺术的执着追求。带有年代感的纺线泥塑纪录了他对往事的回忆,惟妙惟肖的毛主席塑像包含了他对伟人的敬仰之情,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塑像则反映了他对科研人员的崇拜之意。陈宝友现在将这门技艺无私的传授给家乡的孩子们,这种奉献精神也将与泥土的精神相融合,渗透给学习泥塑的家乡子弟们的心田,学生们不仅会传承陈宝友先生的泥塑手艺,更会将陈宝友同志的无私奉献精神所传递,我们深信:不久的将来,海兴这片土地因泥塑文化的复兴而变得的厚重起来。 陈宝友先生这种钻研艺术、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学校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的善举令人感动、叹服、仰慕,更使人刮目相看,他是当之无愧的民间艺术家和泥塑传承人。 (沧州市海兴县辛集镇逸夫小学——郭淑玉)
陈宝友先生给同学们上泥塑课
本帖最后由 学海无涯 于 2022-4-3 09:02 编辑
同学们在课外时间精心制作泥塑作品
本帖最后由 学海无涯 于 2022-4-3 09:00 编辑
学生在制作泥塑作品
本帖最后由 学海无涯 于 2022-4-3 09:03 编辑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
同学们创作的不倒翁《东渡仙童》
同学们自己制作各式泥塑作品
谢谢分享,好记实,支持!:victory::victory: 谢谢点评鼓励:handshak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