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布拉克古道上的牧民
本帖最后由 三国游侠 于 2020-10-13 13:48 编辑在我国西北边陲新疆阿勒泰地区,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着一种古老的游牧生活方式----转场。勤劳、勇敢、顽强的哈萨克族牧民,用骆驼、马匹驮上全部家当,携儿带女,赶着牛羊,成群结队,翻山越岭,涉水过涧,为了找寻水草丰美的牧场,不畏艰辛,一年四季都游走在阿尔泰山脉中的萨尔布拉克千年古道上。他们与牛羊为伍,边牧边走,边牧边宿,渴了喝口山泉,饿了啃口干粮,困了就和衣躺到路边的草地上歇息。 骆驼是牧民搬运东西的主要交通工具,三五头骆驼组成的驼队走在自家牛羊的最前边,他们要搬运全部家当,还要寻找当天的临时宿营地。在几百公里的跋涉中,每天要在驼背上装卸行李,要天天搭建、迁移临时毡房,还要每天在一个新的宿营地生火做饭。每年六月转场高潮时,早晚的温差很大,面对白天30多度的高温,他们却不得不穿着厚厚的棉衣并捂得严严实实,白天躲避遮天蔽日的扬尘和午间的烈日,晚上抵御寒冷的山风。遇到风霜雨雪,他们则无奈的在临时营地把牛羊群围笼起来等待着老天的眷顾。牛羊移动每天有三四十公里,所过之地尘土飞扬。牧民们为了驱赶牛羊群,顾不上吃喝休息,在崎岖的山道上围着成百上千只牛羊,来回左右在漫天的尘土中穿梭奔跑。对于出生时间较短或是体能较弱跟不上大队的牛羊幼崽,牧民们会象对待自家孩子们一样,把它们包裹起来,放到驼背上摩托车上带着走。 2008年阿勒泰地区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后,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巨大变化。在定居点,牧民们家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依,学龄儿童能就近入学,青壮年能就近从业。现在,老人和儿童参与转场的已经不多了,年青一代正在为是就近从业还是与父辈们一样继续艰苦的游牧生活做着抉择。跟随转场大军长途奔波的大多是50岁左右的老一代牧民。他们长年奔走在漫长而又艰辛的千年古道上,与大自然的风霜雨雪做着抗争。
赵秀明 发表于 2020-10-13 20:47
学习欣赏老师佳作!精彩纪实,加分支持!
多谢老师欣赏支持 :handshake 木四水杰 发表于 2020-10-14 08:48
拍摄漂亮,欣赏学习老师佳作!!
多谢老师欣赏支持:handshake 段智强 发表于 2020-10-13 21:01
精彩拍摄,欣赏学习支持!!
多谢老师欣赏支持:handsh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