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甘肃武威)
“石窟鼻祖”——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位于祁连山北麓的一条狭长盆地的山崖上,黄羊河蜿蜒流经窟前,距离武威市区约50公里。石窟开凿于北凉(公元412年)。天梯山第13窟——石胎泥塑大佛像凡一FY 发表于 2020-4-3 21:28
据《十六国春秋·北凉录》记载:“先是蒙逊王有凉土,专弘事佛,于州南百里,连崖绵亘,东西不测,就 ...
民国十六年(1927年)大地震,致使部分洞窟坍塌,仅存18窟。1958年修建黄羊河水库,因窟群属于淹没区,除了大型石胎泥塑大佛窟外,其余洞窟中的佛像、壁画等文物均被搬迁保护。天梯山石窟陈列馆
凡一FY 发表于 2020-4-3 21:32
民国十六年(1927年)大地震,致使部分洞窟坍塌,仅存18窟。1958年修建黄羊河水库,因窟群属于淹 ...
其中,第13窟(石胎泥塑大佛窟),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它为穹隆式敞口窟,窟高30米,面阔19米,进深6米,内塑7尊石胎泥塑造像。第13窟—— 大佛窟
凡一FY 发表于 2020-4-3 21:39
其中,第13窟(石胎泥塑大佛窟),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它为穹隆式敞口窟,窟高30米 ...
主尊释迦牟尼佛,高28米;两侧分别是二弟子迦叶和阿难、二菩萨文殊和普贤、二天王北方多闻和西方广目,均高21米
造像局部
据《十六国春秋·北凉录》记载:“先是蒙逊王有凉土,专弘事佛,于州南百里,连崖绵亘,东西不测,就而斫窟,安设尊仪,或石或塑,千变万化”,可见当时规模之盛大。明代《重修凉州广善寺碑》铭:“诸佛之龛,二十有六”。
石窟前临黄羊河水库
本帖最后由 凡一FY 于 2020-4-3 21:55 编辑
凡一FY 发表于 2020-4-3 21:43
主尊释迦牟尼佛,高28米;两侧分别是二弟子迦叶和阿难、二菩萨文殊和普贤、二天王北方多闻和西方 ... 窟壁上绘有明代壁画,内容丰富,精美绝伦,堪称古代造像和绘画艺术的精品。
明代的壁画(局部)
凡一FY 发表于 2020-4-3 21:45
明代的壁画(局部)
大佛右足
非常棒的介绍, 凡一FY 发表于 2020-4-3 21:48
大佛右足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的杰出代表,对当时周围以及更远地区石窟艺术的开凿,具有一定的启蒙和示范作用,被誉为“石窟鼻祖”,“石窟源头”。石窟外貌
凡一FY 发表于 2020-4-3 21:53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的杰出代表,对当时周围以及更远地区石窟艺术的开凿,具有一定的启蒙和 ...
天梯山石窟入口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