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三明记忆(13)·清流灵台山定光大佛
行走三明记忆(13)·清流灵台山定光大佛在三明,途经省道204线清流灵台山时,看见在山上矗立着一尊高大巍峨、令人敬仰的铜像。朋友告诉我们,这尊铜像是客家人奉若神明、传说神奇灵验的定光古佛,亦称“客家大佛”。我们停车登山瞻仰。
清流是客家祖地之一,是历史上客家人的重要摇篮区、中转站、集散地和当今客家人的聚居地。清流古称黄连,宋元符元年(1098年)置县,因县城清溪环绕,碧水萦回,故名清流。自隋唐始,中原汉人辗转南迁,有300余姓氏落根清流。自宋元符元年,清流多数历史时期属古汀州的一个县,是古汀州八县之一。据史料记载:在唐宋时期,为了躲避战乱等原因,中原大批汉人南迁,他们中的一部分进入闽西(含今三明市属宁化、清流、明溪三县)、赣南、粤东地区生活,逐步与土著和少数民族相结合,成为闽、粤、赣边的客家先民。
定光古佛“胜迹”遍布海西尤与清流渊源久远。据文献记载,定光佛在世时,足迹遍布灵台山,时常在山中庙宇传经布道,广结善缘。他一心为客家百姓赐福除恶,救苦救难。定光古佛信仰和传说故事通过不同形式,已经传播至整个客家及周边地区,成为清流和海西客家乃至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民间信仰。宋真宗等六位宋朝皇帝和元朝二位皇帝接连给他赐封名号,苏轼、黄庭坚等许多名公巨匠撰文赞颂他,成为客家历史上屹立不倒的精神丰碑。
定光大佛坐像基座高9米,坐像高36点99米,总高45点99米,据说是全国最大的定光大佛铜像。大佛是2007年清流县引进龙岩客商童庆高先生,以客家民俗风情为载体,以客家人崇拜、信仰的定光佛为核心,打造客家民俗活动区,打造客家人信仰朝圣区,投资3亿多元开发建设的,由江西桐青金属工艺品有限公司制作。
灵台山,是客家祖山,原名仙人岭、仙人峰,地处清流县长校镇,原来由福源寺、翠峰寺、圆通寺、万佛堂、定光寺五座庙宇,是海西中部最大的寺庙群。主峰海拔1060米,属武夷山脉分支,素有“南豸”、“北夷”、“灵台心”之美誉。
灵台山形似观音坐莲,定光大佛占据了整个山头。由大佛广场通向坐像的四层台阶,每层168级,总共672级,为佛教7的96倍数。我们从正面台阶上去,只见台阶中央四个斜坡层面上铺设的是花岗岩石材浮雕宗教图腾,寓意四季平安,事事如意。
图腾依次为古代青龙、苍龙、凤凰、麒麟,整体阐述了客家人几次大迁徙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