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边陲的重要关隘 —— 阳关
本帖最后由 凡一FY 于 2017-9-16 22:57 编辑西北边陲的重要关隘—— 阳关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古董滩”上。 阳关,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故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时期,阳关既是两关之一。阳关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地势,凭水为隘,据川当险。阳关和玉门关·,一南一北,南北呼应,名扬中外,情系古今。 阳关,为汉王朝防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上通往西域及中亚的重要门户。自汉至唐,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古代阳关水源充足,渥洼池和西土沟是最大的独立水源,至少在三四千年前,这里就已成为绿洲盆地,有发达的火烧沟文化。汉唐时期,阳关士兵借此水而生息。西土沟平时上游干涸,下游有泉水汇成水溪北流,时有山洪暴发,洪峰过后,沟岸塌落,河床加宽,大量泥沙顺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积。泥沙在西北风的作用下,形成条条沙垄,阳关古城逐渐被水毁沙埋,慢慢荒芜,只剩下墩墩山的烽燧,屹立于大漠戈壁之上。 古代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有70公里的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即有烽燧墩台,仅阳关附近亦有十几座烽燧。由于历史的久远,昔日的阳关古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被称之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敦山上,它是阳关历史唯一的实物见证。 专家考证,阳关故址就在今南湖乡西,面对”古董滩“的流沙地带。古董滩流沙壅塞,而版筑遗迹及陶片遍地皆是。在古董滩随手捡到古钱币、铜箭头、饰品、陶片等并不稀奇,所以当地人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之说。 沙滩上的古董之所以多,相传唐天子为了和西域于阗国保持友好和睦关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于阗国王。皇帝下嫁公主,带了好多嫁妆,金银财宝,应有尽有。送亲队伍带着嫁妆,长途跋涉,来到了阳关,在此地休整,做好出关准备,不料,夜里狂风大作,黄沙四起,天昏地暗。传说,大风一直刮了七天七夜,待风停沙住之后,城镇、村庄、田园以及送亲的队伍和嫁妆全部被埋在沙丘之下,从此,这里便荒芜了。天长日久,流沙移动,沙丘下面的东西露出地面,被人们捡拾。 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这里残存的部分房屋、农田、渠道等遗迹,当大风过后,便清晰可见,引人瞩目。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今日的阳关,不再是王维笔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委婉,已是柳绿花红、林茂粮丰、泉水清清、葡萄串串的旅游胜地。
大漠胡杨 发表于 2017-9-17 12:59
图文并茂,加分支持!
谢谢版主老师鼓励、加分支持。祝开心快乐! 条山石 发表于 2017-9-17 11:34
精彩之作!,幸福欣赏
谢谢欣赏支持。问好! 图文并茂,加分支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