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寺豆瓣——品牌保卫战打响!
本帖最后由 春波荡漾 于 2017-2-7 10:00 编辑临江寺豆瓣始创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历经八代传人,传承古法酿造技艺,享有近300年的专业盛誉。川菜,作为美食界一道靓丽风景,豆瓣可以说是川菜制作中的精髓,而提到豆瓣中精品,就不能不提到我们资阳的“临江寺豆瓣”。
据史料记载,乾隆御厨陈兴友系资阳籍人,在任宫廷御厨期间,为博得皇帝喜欢,潜心研究,先后配制出各种荤素豆瓣近十余种,乾隆品尝后龙颜大悦,赐名“八宝豆瓣”。
公元1736年,陈兴友告老还乡回到资阳。这件事令在当地经商的聂志兴喜出望外,派其子聂守荣数十次登门求教,陈兴友感其诚意及其千年古井“神水”,遂将宫廷八宝豆瓣秘方献出,并辅佐聂守荣兴办酱园,1738年临江寺豆瓣诞生。
悠悠历史,有多少名人与临江寺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唐武周年间,武则天尚佛,曾在此赐建蒙刺寺,僧人在寺中筑有“伽叶”、“菩提” 两口古井,深不见底,井水甘冽明净、甜若甘露。相传地藏王菩萨趁寺中主持打坐假寐之际,在两井中放入可为众生祛病消灾的净水神珠,井中之水便成了当地百姓顶礼膜拜的 “神水”。
明亡, 清兵入川占领资阳,寺内僧人为保“神水”封了两口古井,烧了整个寺院,然后扑江自尽,此“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举被传为佳话。
1950年,解放军进驻资阳路过临江寺时,看到厂区四处丢弃的小竹篓,当战士小心翼翼地打开篓,扑鼻的酱香令人垂涎欲滴,最后军人们还是在铁的纪律下恋恋不舍的离开。
生料制曲、古井“神水”、 百年晒场、宫廷秘方,并以代代传承的古法技艺酿出的豆瓣因有红润鲜亮、入口化渣、酱香浓郁、美味可口等特点,具有其它同类产品无法复制的品质与口感,而受到购买者的极力推崇、中外政要及社会知名人士和各级领导的喜爱,逐渐成为成渝古道上著名的特产而享誉全国。
19世纪,随着聂氏酱园的兴盛,临江寺附近酱园逐渐增多,有大大小小的酱园数十家。
1951年4月聂氏酱园成立新兴酱菜合作社。
1952年朱德元帅慕名品尝临江寺豆瓣后,连称“硬是要得”。
1954年更名为资阳县供销社土产经理部酱菜加工厂。
1956年改为国营企业,产品标注为“临江寺”商标。
1957年贺龙元帅到资阳视察工作,在品尝临江寺豆瓣后非常高兴,此后连续几年都要购买待客。
1959年更名为“国营四川省资阳县临江寺豆瓣厂”。
1972年临江寺豆瓣厂专门为朱德委员长配制豆瓣。
1979年临江寺豆瓣作为礼品馈赠联合国总部。
1984年邓小平同志专门购买临江寺豆瓣,并作为礼品赠送给朝鲜元首金日成。
1995年更名为“四川省资阳市临江寺豆瓣有限公司”。
2002年张安收购重组为同名的民营企业。
2003年被中南海指定为特供品。
2004年公司新建“四川临江寺味业有限公司”。
2006年获得商务部中华老字号认定。
2010年公司牵头制定豆瓣酱行业标准。
2012年投资建设“黑龙江省临江寺味业有限公司”。
2014年公司林晓东被聘任为“第四届中国调味品国家委员”。
临江寺豆瓣数百年的优异品质,陪伴人们走过了令人难忘的岁月,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社会进步,那令人难以忘怀的垂涎醇香,使数以万计的消费者至今还那么津津乐道。。。
从2014年10月起,四川省资阳市临江寺豆瓣有限公司陷入了停产困境,2016年7月26日,泸州一个名为罗勇的人以连续三年不使用为由,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请撤销申请,要求撤销”临江寺“商标在第30类“豆瓣”等全部核定使用商品上的注册。“临江寺”商标保卫战由此打响!
方脑壳 发表于 2017-2-7 13:08
民族品牌,首先要发杨,光大,保护,传承。我至今还有印象在简阳火车站购临江寺豆瓣的情形,四川回锅肉离了 ...
谢谢总版主记得:handshake 一握之砂 发表于 2017-2-7 15:16
名扬天下天下的食品,应该发扬光大!感谢分享图片!
历史积淀不容易,不能轻易的就放弃了。谢谢老师:handshake 民族品牌,首先要发杨,光大,保护,传承。我至今还有印象在简阳火车站购临江寺豆瓣的情形,四川回锅肉离了她就不正宗!:victory::victory: 本帖最后由 春波荡漾 于 2017-2-7 10:03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