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古阳关,遗迹感沧桑
本帖最后由 乐山老农 于 2016-6-27 17:30 编辑在汉代,阳关、玉门关是丝绸之路上敦煌段的主要军事重地和途经驿站,通西域,连欧亚。在离开两关以后就进入了茫茫戈壁大漠。早在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为抵抗匈奴对边疆的骚扰,经营西域,在河西走廊同时建立了阳关和玉门关。从地图可以看出,阳关和玉门关都是通往西域的门户,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出敦煌后必须走两个关口的其中一个,两者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多少将士曾在这里戌守征战;多少商贾、僧侣、使臣、游客曾在这里验证出关;又有多少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写下不朽诗篇。高僧玄庄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绸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逐渐衰落废弃。今日再走进阳关的人们,多数是怀着凭吊古迹,体验当年的边寨风光,感悟历史的沧桑。 本帖最后由 乐山老农 于 2016-6-27 17:30 编辑
本帖最后由 乐山老农 于 2016-6-27 17:30 编辑
本帖最后由 乐山老农 于 2016-6-27 17:31 编辑
本帖最后由 乐山老农 于 2016-6-27 17:31 编辑
本帖最后由 乐山老农 于 2016-6-27 17:31 编辑
本帖最后由 乐山老农 于 2016-6-27 17:32 编辑
本帖最后由 乐山老农 于 2016-6-27 17:32 编辑
本帖最后由 乐山老农 于 2016-6-27 17:33 编辑
本帖最后由 乐山老农 于 2016-6-27 17:33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