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 发表于 2016-2-28 17:43:47

茂州——羌族之城

茂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殷商至春秋战国以来,由岷江上游“蜀山氐”古羌人开发,系古代冉駹等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秦武王元年(前310年),设湔氐道。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以氐羌人冉、駹等部落地设置汶山郡,领绵虒、汶江、广柔、蚕陵、湔氐5县。汶江县、蚕陵县治地在今县境凤仪镇、叠溪镇。东汉光武帝时,设汶江道,安帝永初三年(109年),改为广汉属国都尉,灵帝时设汶山郡。三国蜀汉时,绵虒仍置汶山郡,改汶江道为汶江县。西晋移郡治于绵虒县,改汶江县为广阳县。东晋仍置汶山郡,废广阳县。南齐时,在凤仪镇复置北部都尉。梁普通三年(522年),设置绳州,领汶山、北部2郡。凤仪镇为绳州、北部郡、广阳县的州、郡、县治。西魏仍置绳州,复置甘松郡。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年),改绳州为汶州。领北部、汶山2郡,北部郡领广阳、北川2县。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置蜀州,五年(585年)改蜀州为会州,并置会州总官邸,领7县。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将今凤仪镇所置广阳县改为汶山县。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罢会州、冀州,合置汶山郡,领11县,汶山县为郡治地。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汶山郡为会州。三年(620年)置会州总管府。四年(621年)改为南会州。太宗贞观七年(633年)升置都督府。八年(634年)改南会为茂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通化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茂州,属剑南道,领汶山、汶川、石泉、通化4县和39个羁縻州。五代前蜀王建天复七年(907年),仍置茂州,领4县。宋仍置茂州通化郡,领2县10个羁縻州,今凤仪镇为州、郡和汶山县治,直至元代。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属吐蕃宣慰司,世祖至元中仍置茂州,领汶山,亦称文山。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废,后复置汶山、汶川2年。汶山县(今凤仪镇)为州治。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仍置茂州,领1县,并将汶山县并入州。清顺治初,仍置茂州,隶成都府。雍正五年(1727年),升为直隶府,属松茂道,领汶川、保县2县。道光十一年(1831年),茂州领汶川1县及土司12个。民国2年(1913年),改茂州为茂县。民国16-24年(1927-1935年),属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公署(治地凤仪镇),由28军军长兼督办。民国24年(1935年)5月1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进驻茂县。5月30日,在凤仪镇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陕省茂县苏维埃政府,建区级或相当于区级政权12个,乡级30个,村级56个。民国25年(1936年)2月,国民政府在今凤仪镇设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辖茂县、汶川、理番、懋功、靖化、松潘6县。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月,茂县解放。2月11日,在凤仪镇建立茂县人民政府。2月26日建茂县专署,隶属川西行政公署。1953年元旦,成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区,首府设茂县。1954年,四川省藏族自治区治所迁往刷金寺,更名为阿坝藏族自治州。1958年7月7日,茂县、汶川、理县3县合并,成立茂汶羌族自治县,县府置威州镇。1963年恢复汶川、理县建制,茂汶羌族自治县县治地迁回凤仪镇。1987年12月10日,阿坝藏族自治州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更名为茂县。


黄宝亮 发表于 2020-8-3 18:23:35

好拍摄 赞一个:victory:

★★潇洒★★ 发表于 2016-2-28 17:43:48





★★潇洒★★ 发表于 2016-2-28 17:43:49





★★潇洒★★ 发表于 2016-2-28 17:43:50




★★潇洒★★ 发表于 2016-2-28 17:43:51





★★潇洒★★ 发表于 2016-2-28 17:43:52





★★潇洒★★ 发表于 2016-2-28 17:43:53





★★潇洒★★ 发表于 2016-2-28 17:43:54





★★潇洒★★ 发表于 2016-2-28 17:43:55






★★潇洒★★ 发表于 2016-2-28 17:43:56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茂州——羌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