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有余、开年大吉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2-3 14:18 编辑中国鱼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数千年积淀,几乎涵盖了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鱼强盛的繁殖能力使它具有了生殖崇拜的意义,祈禳多子多福的中国人将鱼视为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实现美好愿望的吉祥之物。其次,鱼多鳞的生理特征及成群结队的生活习性,使其成了丰年多产的吉兆。再次,鱼在音韵上与“余”“裕”“玉”相合,这种谐音也使“鱼”带上了吉祥的文化意义,人们祈盼着连年有“余”,吉庆有“余”,生活富“裕”,金“玉”满堂。因此,中国年文化中的鱼成了这些美好愿望实现的载体。最后,“鲤鱼跃龙门”等诸多传说,使它成为望子成龙、状元高中的象征。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2-3 14:18 编辑
莲花是中国传统吉祥意象的重要代表。它广泛存在于佛教八吉祥图纹、道教暗八仙图纹和民间吉祥图案中,蕴意吉祥、高洁、多子多福,有着深广的民俗审美文化意蕴。在八吉祥图纹中,莲花简称花,喻佛法圣洁如莲之清新芳蕙,以沁心馨香,引导众生脱离污垢。暗八仙图纹是以道教八位神仙所执法物组成的图纹,其中,荷花代指何仙姑,作为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她国色天香青春永驻,像她手中所持荷花一样清雅脱俗,成为圣洁美好的化身。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2-3 14:18 编辑
连年有余”的三个意象除了分别独具传统的民俗审美文化意蕴外,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传达着中国民俗文化中民众乐生祈福的文化心理。“连年有余”诸意象多是柔和、光滑的曲线,它本身就能给人带来舒畅优美的感受。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2-3 14:18 编辑
鲤鱼, 莲花,取其谐音, 普遍认同的意象便是民间文化通俗化最好的证明。“连年有余”作为在当前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语境中历久弥新的民俗审美文化景观,对中国传统民俗中的吉祥观念和“福”文化做了极致的展现,具有浓郁的民俗审美文化意蕴。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2-3 14:19 编辑
图腾崇拜。氏族社会时期,鱼是生活于中华大地上的某些部落的图腾崇拜物。今天出土的彩陶纹饰(如仰韶文化中的人面鱼纹)印证了这一点。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2-3 14:19 编辑
鱼具有强盛的繁殖能力,这使它具有了生殖崇拜的意义,祈禳多子多福的中国人将鱼视为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实现美好愿望的吉祥之物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2-3 14:19 编辑
鱼多鳞且喜成群结队的生活,这使其成了丰年多产的吉兆。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2-3 14:19 编辑
鱼在音韵上与“余”“裕”“玉”相合,这种谐音使“鱼”带上了吉祥的文化意义,人们祈盼着连年有“余”,吉庆有“余”,生活富“裕”,金“玉”满堂。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2-3 14:26 编辑
“连年有余”四字在读音上有叠音意味,使之具有音韵之美,读来琅琅上口,回味悠长。因此这一吉祥图纹就普遍地存在于大众民俗之中,散见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春节,给人们带来欢乐、喜庆、吉祥,带来对来年富足、顺达的希望。猴年新春到来之际恭祝各位老师们新春快樂、萭事勝意、合家欢乐、贵体康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