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皮影演出全过程小拍
本帖最后由 光影客 于 2015-12-4 15:51 编辑孝义皮影戏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 因此亦称"灯影儿"孝义皮影戏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而产生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 皮影戏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历经了产生、发展、鼎盛、衰落的历史。它源于汉代,形成于隋、唐,兴盛于宋,鼎盛于明、清。千百年来,就是在这光与影的默契交融中,皮影用自己独有的生存方式,演绎着来自民间或悲或喜的生活,寄托着普通百姓淳朴而善良的希冀。因而皮影这朵奇葩,才能成为历代广大民众的精神食粮,散布到华夏胜溪土地的每一个角落,深深扎根于广袤的民间,汲取着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营养。 明清时为孝义皮影的鼎盛期,孝义境内皮影班社多达60多家,随后逐渐衰落。1956年成立孝义市木偶皮影艺术团,"文革"时期撤消。1978年恢复皮影戏演出,曾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赴英国交流访问演出。他们与台湾皖型影视有限公司合作拍的电视剧,《五哥放羊》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后,引起轰动.1995年,孝义皮影中的武将形象作为邮票图案被全国人民认识。2002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上,剧团应邀赴韩日演出,引来世界观众的阵阵掌声。近几年,孝义市的皮影木偶剧不但演火了国内,而且还走红了国外,由孝义皮影木偶剧团所拍的120集《英雄出少年》的电视系列剧荣获国际影视剧奥斯卡铜奖,名震海内外。2006年5月20日,孝义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摘抄网络资料
皮影戏的演出幕布俗称“纸窗子”。"纸窗子"。一般纸窗面积为1.75m×1.21m。纸窗糊制有严格的裁纸、毛边、对口、粘贴、平整等5道工序,其窗平整无皱雪白无瑕。这是演出前演员们在糊纸窗子。 本帖最后由 光影客 于 2015-12-4 08:12 编辑
几个木杆一搭,幕布就立起来了。简单、灵活,占用场地小。
本帖最后由 光影客 于 2015-12-4 08:16 编辑
演出用的油灯和麻油。现在准备点灯了。
本帖最后由 光影客 于 2015-12-4 08:17 编辑
点燃的油灯就是这个样子。
本帖最后由 光影客 于 2015-12-4 08:19 编辑
悬挂油灯也是很有讲究的,离幕布太远太近都不行,要反复试几次。
本帖最后由 光影客 于 2015-12-4 08:15 编辑
孝义皮影在明代之前以羊皮为雕刻材料,体高58~60cm,俗称"二尺影"。到清代,皮影体高缩至42~48cm,俗称"五尺影",三岁牛皮为雕刻上等材料。孝义皮影造型粗犷,简练夸张,线条遒劲有力,极富韵味。
这是演员们正在准备演出用的皮影
本帖最后由 光影客 于 2015-12-4 08:19 编辑
演出开始
本帖最后由 光影客 于 2015-12-4 08:32 编辑
在表演上,孝义皮影戏采用的唱腔是比较古老的碗碗腔,别的地方采用的唱腔多为弦板腔、阿宫腔、老腔、秦腔、南北道情等。
本帖最后由 光影客 于 2015-12-4 08:28 编辑
台前幕后
本帖最后由 光影客 于 2015-12-4 08:30 编辑
演出场地不用多大,一个农家小院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