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一品红 发表于 2015-3-3 10:38:56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 -西寜燈展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5-3-3 11:06 编辑

                  元宵节是春节期间的“节中之节”,它与春节并称我国的两大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俗话说:“除夕的火,元宵的灯.”元宵燃灯之习俗流传至今内容已变得丰富多彩.最初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早已被淘汰,而二千余载形成的博大精深的灯彩文化,令万众欢欣,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圣灯,把年复一年的新春佳节欢乐场景推向最浓烈的高潮.

高原一品红 发表于 2015-3-3 10:38:57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5-3-3 11:07 编辑

               元宵灯节始于汉秦汉以前的灯是静止的,较少装饰,且多为单个.历史上最早过灯节,是嬴政称帝次年下月十五日举行的燃灯祭祀“地神”活动.从此有了正月十五日燃灯的习俗.元宵节,因其活动在一年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元宵节叫“上元节”纯属道家之称.因节日主要活动是夜晚燃灯,又称“灯节”或“灯夕”.

高原一品红 发表于 2015-3-3 10:38:58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5-3-3 11:10 编辑

                                                    杨广诗曰:“法轮天上转,梵语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幡动黄金地,钟发玻璃台.”写出了元宵燃灯活动中,在通衢大道建起高大的灯树的隆重热烈场面.诗中提及的“灯树”,是一种形似大树的巨型灯彩棚架,分枝矗立,上置灯盏,皇帝臣僚登楼观灯.之后,炀帝先后三下扬州,而且皆为元宵良辰,其船队数十艘成串,高挂彩灯千盏,河中漂着浮灯,河上燃灯数百,水面霞光回旋,空中成了飞霞的河,河水成了映霞的天,真是水天一色,光射彩掩.浮灯随波逐流,变成闪光星带,灯火点点,闪烁荡漾,犹如一颗颗光芒四射的珍珠.两岸千万盏灯彩照耀川陆,形成一幅比仙境神界还要绮丽壮观的水上灯景.由此可见,隋代民间以及上层社会放灯和观灯的规模是何等庞大与壮观.

高原一品红 发表于 2015-3-3 10:38:59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5-3-3 11:11 编辑

                                    盛唐灯样大规模唐开元二年,都城长安实行宵禁,夜鼓一响,便禁止出行.“六街鼓歌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平时“犯夜”必受处罚.唯独每年的元宵节及前后各一日,皇帝正式规定为国定假日.开禁的三天,被称之为“放夜”.开禁的元宵灯节,在朝廷的布置下,曾组织万人的“踏歌”活动.掌灯时分,长安城灯火齐放,灯明若昼.皇城内外常有花灯千百盏,辉罗耀烈空中,寺观街巷,张灯结彩,万民欢腾,通宵达旦,夜游观灯.

高原一品红 发表于 2015-3-3 10:39:00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5-3-3 11:12 编辑

                     华灯万点繁于明在明朝的大约270年间,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元宵灯节大兴,灯式愈发丰富,灯品种类日众.家家门前挂春灯,堂上悬花灯,街上有灯会.入夜,千万点繁灯点缀于树下廊前,灿烂如昼.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不久,即在夫子庙举办了盛大的灯会.秦淮河岸燃灯万盏,火树银花满布金陵.明永乐七年皇帝下诏规定:春节(当时叫正旦节)放假五天,冬至放假三天,而“元宵自十一白为始,赐节假十日”.可见元宵节在当时受重视的程度.这一年元宵节建鳌山灯山,规模之宏大,灯品之精巧,景象之繁华,观灯人数之众多,达到了摩肩接踵、街填巷塞的空前盛况.

高原一品红 发表于 2015-3-3 10:39:01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5-3-3 11:13 编辑

                                       清代民间灯会遍及各地,通常举办七天,但热闹不过三两天,一般从正月十四为试灯,正月十五、十六两晚观者人山人海,正月十七已灯比人多,十八之夜更益萧条,到了十九已灯下人空,二十之后便相继卸灯拆架了.民间彩灯大多集彩扎、裱糊、剪纸、刺绣、书画和诗文等于一体,形成民间自制、自娱、自乐的特色.北京的民间灯会多在前门廊房头条、大栅栏、灯市口、东华门、王府井、崇文门等处举行,灯品之多,式样之广,精巧多姿,毫不逊于皇室的灯彩.从外形看,有长形、方形、圆形、四角、六角、八角,单层、双层、多层等传统的宫灯,色彩鲜艳,灯画讲究,或装玻璃,或糊绫绢,美观大方,高雅庄重.也有花卉、人物、禽兽.黄昏时分,千万盏彩灯竞相放光,犹如星衢,平民百姓一起涌上街头,人海如潮,彻夜不散.其中尤以大栅栏等处以诗隐物的幌于闹市老字号的商灯,最为抢眼.

高原一品红 发表于 2015-3-3 10:39:02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5-3-3 11:15 编辑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高原一品红 发表于 2015-3-3 10:39:03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5-3-3 11:17 编辑

            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高原一品红 发表于 2015-3-3 10:39:04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5-3-3 12:23 编辑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 ]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见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高原一品红 发表于 2015-3-3 10:39:05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5-3-3 11:31 编辑

    西寜市今年元宵灯展丰富多彩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在传统的元宵佳节来临之际,月儿和花灯依旧那么美丽,在这美丽之中,又多了一分低调、节俭的魅力。                      一个个造型美妙绝伦的花灯在西宁的各大主要街道“登台亮相”,让省城市民观赏了一出出精彩的花灯大戏!在这出大戏中,各区县各显神通:城北区的花灯走“低碳智慧型”路线,大通县追求灯饰成为长久景点,城西区在“灯映西区”的主题中坚持节约、节俭……只要多动点脑筋,精打细算,少花点钱一样可以过个热闹的元宵节。用了好多年的红灯笼,掸掸灰尘,点起灯挂起来一样好看。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 -西寜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