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深处的“香格里拉” —--行摄犁辕坝
本帖最后由 巴山秋色 于 2014-4-24 00:24 编辑巴山深处的“香格里拉”
—--行摄犁辕坝
在通江县泥溪乡,遗存着一座独具特色的古村落——犁辕坝。
梨园坝,又称犁辕坝。前者源于“梨园起教”的传说,后者更多的是对农耕文化的领悟和解读。
这里,富有大巴山传统民居村落与田园风光自然相融。
这里,便是犁辕坝马姓族群的开基之地。大片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而依然完好的传统四合院落依山就势,傍山而建。全村80多户600多人的马氏后裔在此繁衍生息。
犁辕坝,传统农耕文化厚重,掌故堪舆传说众多,民风朴实淳厚。
一座座吊脚楼,木质板壁墙,雕梁画栋门窗门楣,朴拙诡异的石梯横陈院落,错落有致,与周围的群山碧树,茂林修竹,良田平畴,鸡鸣犬吠,交相辉映。漫步其间,恍若隔世。形成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人间美景,堪称巴山深处的“香格里拉,世外桃源”。
著名文化学者、四川省委党校专门从事四川村落民居研究的孙和平教授考察时赞叹道:“这是我研究村落民居20年来见过保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村落,可以称得上川东北第一古村落遗存”。
本帖最后由 巴山秋色 于 2014-4-24 00:15 编辑
自然,古朴,依山就势!
本帖最后由 巴山秋色 于 2014-4-17 18:13 编辑
吊脚楼,穿斗房,巴人遗风犹存。 本帖最后由 巴山秋色 于 2014-4-17 18:09 编辑
梨园坝后山有一处叫“铁林城”的山寨,相传是大明老将军马光祚为抵御“八大王”入侵而带领乡亲们所建 本帖最后由 巴山秋色 于 2014-4-17 18:13 编辑
梨园坝马氏家族形成尚武习文的久远传统,铭刻在石壁上,其家族文化精神亦堪称厚重光耀。 本帖最后由 巴山秋色 于 2014-4-17 18:14 编辑
保存完好雕刻精美的古墓群随处可见 本帖最后由 巴山秋色 于 2014-4-17 18:14 编辑
相传修建梨园坝马氏祠堂的主持人马宏安,自家堂屋门楹上用蓝色瓷器碎片嵌入硬木拼成的“勤俭持家”家训。 本帖最后由 巴山秋色 于 2014-4-24 00:30 编辑
一座古石桥,一条清溪,那景致,那情调,岂是当今城里人所能玩味的乡间闲情逸致。 本帖最后由 巴山秋色 于 2014-4-17 18:07 编辑
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村落,彰显山水田园格局。
本帖最后由 巴山秋色 于 2014-4-17 18:06 编辑
吃腊肉,烤火塘,听当地老人唱原生态山歌,巴山风情,令人陶醉。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