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的遗产--智慧色达
色达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距离马尔康277公里,马尔康距离成都335公里,海拔四千米左右,年平均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色达县是藏传佛教寺庙比较集中的地方,尤其以距色达二十公里左右的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最为著名。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于1980年由晋美彭措上师创建,在那荒无人烟的地方创建了只有32名学员小型学经点,在他的努力和政府政策的帮助下喇荣五明佛学院逐渐发展壮大,现以具备相当规模。学院的宗旨是为弘扬渊源流长的藏传文化,促进藏地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与文化交流,发展佛教文化艺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世界,在每个人的眼里色达也完全不一样。如果你说去色达用眼睛能看见什么,我想我们都能看见让自己感到震撼的红色小木屋拥挤的排列在学院周围,还能随处可见穿着红色衣服的喇嘛。如果说我们去色达能得到什么,我想因我们的心里世界不同,所以得到的便有所不同。有的人看见了圣洁、有的人看到了清苦、有的人看到了执着的信仰,而我看到的是在时光流动间传递的智慧。
色达的清晨山间弥漫着层层白雾,使它显得神秘却又安详宁静。每天早晨八点学院早课的时候,喇嘛们都汇聚在各间教室念诵着经书,学习着让人顿悟尘世的智慧。在这片山谷间喇嘛们的生活方式便是早晨起来吃早饭,然后到教室上课,下课后可以自由活动,吃饭,打羽毛球,看电视。在日复一日的暮鼓晨钟间,有一种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感觉。在这里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生活,似乎感觉不到生活的变化,唯有逐渐苍老的容颜。
本帖最后由 有点陌生 于 2013-9-2 21:57 编辑
2013年8月15日早晨我们一行十三个人从成都出发踏上了前往色达的旅程。经暴雨泥石流影响后的都汶高速抵达马尔康,晚上住在马尔康,马尔康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这里有丰富的野生菌类可以购买(回来成都的时候我们都买了很多)。第二天早晨从马尔康出发经317国道,走过一段比较颠簸的烂路之后,在翁达镇离开国道317进入路况比较好的炉色路,在这个青稞成熟的季节,随处可见金黄的青稞麦田遍布在藏寨周围,公路两旁。枝繁叶茂的大树在阳光的映射下在瞳孔里呈现出一副绝美的风景画。下午四点过我们抵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当这一一片片排列成矩阵的红色小木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每个人都感到了一种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
在明媚的阳光下飘来一片雨云,雨滴就那样在我们进入学院的时候落下,洗净我们的烦闷。我们入住的是五明佛学院最大的喇荣宾馆,多人间是五十元一个床位,条件比较差一点。标准间一百六一间,有独立卫生间。喇荣宾馆不接收预定,而住宿情况却又相对紧张,所以一般人去了都只能撞运气,如果去的时候没有住宿了,那就只能返回小镇上住宿,或者前往二十公里外的色达县城入住。因为我们出发之前请求在这里出家的老乡帮我们在入住的当天去预定床位,所以才能有我们的容身之塌。我们抵达宾馆之前一个小时左右老乡就在宾馆大厅等候我们,然后帮我们安排住下。在这里特此感谢这位热忱的旺姆老乡的帮助。
雨过之后老乡带着经过转金塔来到一个可以看见学院全景的地方
此照片为纪念那些年和喇嘛一起看色达全景的时光
老乡很健谈,我们的女队员和她在一起有很多话题。虽然老乡说得有些东西比较深奥但是队员们听了还是能有所裨益。
我们的队员小李,我就叫她小八路。只因她有几分那个年代的模样,哈哈。
在阳光重回学院之前我们足足等了有半个多小时。着急着太阳快要西下没入山间,而学院上空的那片乌云却依然纹丝不动,就像一个恋上这片红色大地的姑娘久久不愿离去。最终我们还是见到了阳光照耀下的色达全景。眼前的一片红色显得那么气势辉煌。
晚上八点我们回到宾馆吃过全素宴告别老乡,然后去转经一圈后,又回到了下午的全景之地,我用自己的微单蹭用队员几十块钱一个的脚架拍下了夜晚的学院。每个房间都是小木屋窗户发出的灯光,每个小木屋都住着一个喇嘛,每个喇嘛都学习传承着佛祖的智慧。点点灯光尽皆般若。
晚上注定有些人很难入眠,在海拔四千米的地方很多人会因为高原缺氧而导致头痛,睡眠时间减少。第二天清晨果然有一些队员说晚上只睡了两三个小时。这对于第一次或者偶尔来高原的人来说都是很正常的生理反应。
这张照片是八月十七日早晨七点半左右在喇荣宾馆门口拍的学院晨景。梦一样的的地方、有着迷一样的深邃的智慧。
色达的早餐可以有土豆泥的包子,五毛钱一个,可以有一元钱一碗的稀饭,可以有一元钱一个的鸡蛋。还有简陋的塑料桶装的酸牛奶十八元一桶。早餐过后就是八点的早课,我们也随喇嘛免冠而入,鞋子也得脱掉,然后进入学堂,喇嘛们都用心的学习今天需要去懂得的智慧。因为喇嘛和学院不让人拍照。所以尊重他们的意愿,没有在他们的允许下一张照片都没有拍。上面的老乡的照片是她让我们拍的,似乎她并不介意我们这群远道而来的老乡给她拍照。或许老乡已经明白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真谛。并不排斥我们这些凡人的可爱举动。我们答应她下次再去的时候给她把照片带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