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语 发表于 2012-2-1 01:38:33

转帖:老洛阳的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

本帖最后由 汇力影像 于 2016-5-3 10:17 编辑 <br /><br />
老城道路纵横交错,街巷交织如网,路路相通,街街连交,初步老城,如历迷宫。故索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
古之“九”为最,这里的“九”“十八”“七十二”正是九或九的倍数,加起来之和为九十九,意表街巷之多。实际上,辖区街道据洛阳解放前记载就有148条。人们常说的“九街”仅指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县前街、马路街、马市街、风化街、东关大街等较繁华之城中车马大道;“十八巷”多指贴廓巷、东和巷、西和巷、中和巷、东通巷、西通巷、中通巷、公园巷、古香巷、和平巷、康乐巷、迎恩巷、豆腐巷、碾米巷、马尾巷、三门巷、仁和巷、里仁巷等。
   巷一般窄于街,可供车马通行。所说的“七十二胡同”乃泛指小街背巷之多,无规则很随意,胡同短且窄一般不通车马。老城并无72条胡同,真有其名的胡同(如井胡同、马胡同、半截胡同等)也仅十余条。其实除了街、巷、胡同之街名外,老城还有许多带有“路、里、壕、井、道”等宇的街名。老城的百余条街道名称皆有出处和来历,这些街名多与该街发生过的事件和出现的名人、大户、寺庙、建筑、商市、机关、学校及街道所处的位置 方向地貌特征等有关。也有些是取吉祥、祝福之意或传说。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和几次大规模拆迁改造,原街道变化较大,许多老街巷已不复存在(如古香巷、柴市街等);有的将一条街一分为二,形成两条街(如将北大街南段改造后起名为兴华街);有的则将两条街合二为一,成为一条街(如井胡同南的天平街撤名并入井胡同);有的已变更街名(如原城隍庙胡同更名为公园巷,原察院街更名为农校街,原炮坊街更名为阜安街,东西华街合为一街并更名为中州东路),还有的是反而复始,如现在的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1927年冯玉祥驻洛时曾改名为中山东街、中山西街、中山南街、中山北街,解放后又复名为东、西、南北大街。街道变化虽大,但尚有许多街巷至今乃保留着原街道和原街名,这些街道多存于东南隅、西南隅办事处辖区。特别是西南隅办事处辖区的24条街巷百余年来一条未少的保留着,且绝大多数仍沿用原街名。

351ō ō

安的天空 发表于 2012-2-2 00:00:12

本帖最后由 汇力影像 于 2016-5-3 10:17 编辑 <br /><br />支持!

065ě ě

公社摄员 发表于 2012-2-2 14:53:44

本帖最后由 汇力影像 于 2016-5-3 10:17 编辑 <br /><br />支持!

231_ _

黛眉人 发表于 2012-2-21 16:40:48

本帖最后由 汇力影像 于 2016-5-3 10:17 编辑 <br /><br />支持!
:victory:

553╢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老洛阳的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